.. 正月十三,宜嫁娶、宜求嗣、宜出行。 这一天,花轿早早的上门。 窦姀一大早起来梳妆,在涂氏、苗巧凤和喜婆的捯饰下,很快穿好了凤冠霞帔。 院子里哄闹成片,都是邻里的宾客。 涂氏在窦曲的招呼下,只好先放下手头胭脂水粉,忙出去招待。 涂氏一走,苗巧凤便接替她的活儿,拿起竹笔,沾蘸朱砂,在窦姀的眉心点了颗炽红花钿,笑道:“咱们姑娘今儿真是美极了,就算天仙娘娘来都比不过!姨娘还在就好了,她若能亲眼看见姑娘大婚,一定极欢喜!” 窦姀脸上带笑,心里却想:这可未必...... 姨娘还真见过她大婚,在扬州的时日,她的喜服还是姨娘帮忙套上的。可惜姨娘忙活这么久,想要她嫁给魏攸,却终究没成。 窦姀深吸一口气,收收心。今日难得是个喜日,不能再想往日的伤心事了! 苗巧凤和喜婆一人一边,替她梳好妆,最后再披上红盖头。 窦姀看不见东西,只能一手搀住苗巧凤,一手搀住喜婆,慢慢地走出门。 窦曲和涂氏见她出来,也忙去扶。 她走过热闹欢笑的宾客声,在靠近大门的时候,停住脚步,便朝自己名义上的爹娘一跪,一拜道:“女儿今日出嫁,辞别爹娘,您二老要好生保重身子!女儿日后会好好侍奉姑舅,敬重夫君,不给爹爹与娘亲丢人,也不会再让您二老操心的!” 涂氏露出笑容,上前掺起女儿:“好、好,爹娘都知道了,上花轿吧。” 涂氏招来苗巧凤和喜婆,重新掺着窦姀上花轿。 有小厮一喊“起檐子——”,随后,窦曲便从布袋摸出一大把碎银子,朝天撒出,抬花轿的轿夫们忙来抢,喜滋滋地把赏钱收入囊中。 花轿很快被抬起。 从别院去垂柳巷窦府的这段路并不远,窦姀很熟悉,去时是马车送的,而回来是八抬大轿接的。 窦姀在轿里闭目养神,一路上锣鼓喧嚣。等到她逐渐听到喧闹的宾客声,便知窦家要近了。 果然,没一会儿轿子落下,她被苗巧凤从轿内扶出。 窦姀披着红盖头,什么都看不见,却能听到极热闹的说话声。 窦家好像宴请不少宾客来,她听到有女人小声问同伴:“你可见过窦家这位表姑娘?听闻是窦氏襄州老家来投靠的,因为家道中落,便一直寄养在窦家。家养长大的,模样性情没人比窦大官人和大娘子更清楚,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指给自家二郎做妻了......” “没想到这表姑娘也是因祸得福啊......” “可不是,如今窦二郎高中,又入了翰林院,如日方升。他们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走完阴阳生撒的谷豆,窦姀被人扶着跨马鞍、过杆秤。而后她被苗婆子扶进喜房,坐在帷帐之内。 新娘一送到,屋里的妇人们开始交接饮酒,聊笑着。 没一会儿,她听到有人喊“新郎来了”,窦姀心忽跳,只觉床一陷,有个人坐到了身边,与她共牵起同心结。 她知道这人是谁,即便披着盖头,眼看不见,却也能听声脑绘。 窦姀在心里忍不住嘀咕,为什么女子出嫁要披盖头呢?成婚一辈子也就这一回,如此热闹喜庆的场面不见见未免太可惜了...... 撒帐过后,又吃一盏交杯酒,她就被弟弟牵起手,走到堂屋拜堂。 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