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你会退而求其次接受一个所谓喜欢自己的人?” 安文京闻言一滞,颜夕的问题,他毫无准备,却是轰然一击。 安文京心中泛起苦意,他喜欢的人,是一场风,是一缕烟,是他可能这一辈子都得不到的幻象。 “我会。” 安颜夕没有错过方才兄长眼神中的痛苦和遗憾,兄长,心上那人,是谁? ------ 上京城,端王府。 “你决定了?”端王问向封肃北。 “圣上多疑,此番让各诸王侯进京贺寿,实为试探是否忠诚。我作为端王府世子,以新婚为由,留京两年,实则为质,可让圣上对幽州放下些戒心。” 端王颔首,他的这位儿子很是顾大局,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安府那位大小姐,属意的是太子。” 端王妃亦是满目担忧,婚姻不是儿戏,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一直追着一个眼里只有别人的女人。 封肃北明白父亲母亲的担心,淡笑道: “萧太后近日频频在寿安宫召见朝臣,而二皇子和三皇子也时常在寿安宫出入。不论萧太后的这些动作,只是为了警告太子,还是她真要做什么,我们都要防范。” “大学士府,必须站在太子这一边,而安文京即将入内阁,他唯一的胞妹安颜夕,不能同二皇子、三皇子沾边,只能同太子派系结亲。” “既然太子殿下不娶,我娶了便是,免除后患。” 端王心中一叹,便是默许了封肃北的选择。 “幽州既然选了太子,就断没有择二主的可能。且太子势力,深不可测,也不容我们背主生出异心。” 封肃北对此也深以为然。 至于安颜夕,呵,只有贺霄那个蠢货才看不出她面具之下那张伪善的嘴脸,也活该他被玩的团团转。 如今局势未明,要准备的,还有很多…… 第72章 同行 龙船上, 议事厅。 众太子府幕僚神色凝重,此趟南下之行,本就是为了江南水患,他们在上京城出发之前就已做好心理准备, 但真到了江南, 才得知水患之严重, 牵涉之广泛,大大超乎他们的想象。 厅中诸人轮番向上首的太子奏道: “太子殿下,江淮一带河道淤堵日益严重,当令工部加派人手, 征调民夫疏浚河道, 修堤护渠,以确保漕粮的运输通畅。” “距探子来报, 如今江南粮食短缺, 粮价已较年初翻了四倍不止。今年征粮兴许也会有所困难。运河淤积阻塞, 漕船到上京的速度将会大打折扣, 如若还要开仓放粮以赈灾,各粮仓的储量恐怕会不容乐观。” “又是粮荒,又是水灾,那必有会有流民。太子殿下,兵部也应立即加派人手至江南, 以防乱民之害。” “今年的漕粮上京,目前只有水陆交替北上,但是反复装卸,损耗也极大, 如今最紧要的事, 还是得先保证漕粮及时交仓, 毕竟官兵也需要粮饷。” 众人点头称是,皆是对漕粮的担忧。 “太子殿下,属下有一个想法。”一名身着白色儒袍的青年男子起身,向上首的太子作揖道。 “讲。”太子封湛将目光投向那名白袍男子。 “是,太子殿下。”幕僚钟临躬身后,徐徐开口: “从江南运到上京城的漕粮,一直以来,都是将江南的粮食,集中到扬州,然后从扬州装船,再经过运河,淮水,汴水,再到上京城。” “此种运输方式,运输时间很长,一船粮食需要六七个月才能到达上京城,且途中损耗极大。” “长途运输,船工对各河道的情况不全熟悉,事故较多,也频频发生触礁沉船的事故。” “属下试想,可否在各个河口,分段建造粮仓,根据各江湖水位高地和水流缓急等情况,采取江船不如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的分段运输方法。” “这样一来,漕粮分别由各河系分段接运,船工们在各自的自己熟悉的水道行船,事故会大大减少,运输时间也会大大缩短,较原来的直运更为优越。”【1】 钟临讲述完毕,作揖后入座。 此言一出,众人皆目露赞赏。 南粮直运北上,是由来已久的惯例,上京城和各州府粮仓虽多,但的确没有沿漕运河道分段建仓,钟临的提议的确可规避槽船事故,大大提高漕粮的运输效率。 “钟临,你这想法不错。” “是啊,的确不错” “钟临,这么好的点子,你瞒地可够深啊。” …… 众人交口称赞。 钟临抱拳向四座赧道: “哪里,哪里,兄台谬赞,鄙人可不敢居功,此“分段运输法”之名并非鄙人所创,而是借鉴了大名鼎鼎的余庆丰钱庄的船队的运粮法。” 此言一出,众人又是一番热烈议论。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