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会在王爷没有除服前。 这“特恩”未免太烫手,等到新皇登基,旁人就可以用“不孝”来攻讦世子。 兴王妃傻眼,世子未成年,她身为王妃,是曾代子往京中写过请安的奏折,可是并不记得自己曾为儿子乞封。 世子原还以为王妃受人蛊惑,才上了折子,等晓得王妃并没有上过折子,就觉得事态不寻常,忙叫人传了袁宗皋与陆松两个。 袁宗皋与陆松两个,也被这个“预袭为王”的旨意弄懵了。 要说是恩典,确实是恩典。其他王府,没有在服内袭封的。可是这旨意,又将“恩典”的缘由交代的清楚,就是王妃的“奏请”。若是王妃无子,世子是庶出,王妃此举还能归到大义上;可王妃是世子生母,如此“急促”,就显得有些没规矩。 想着天子身体不好,这条旨意到底是“恩典”还是“陷阱”,袁宗皋与陆松两个就有些猜不透。 不过想想今上与兴王府的关系,袁宗皋道:“殿下无需太过心忧,王爷是皇上亲叔父,不管是先帝、还是皇上,待王爷都极为亲厚。皇上没道理此时翻脸。想来能下如此旨意,也是皇上真心庇护王府的缘故,才将殿下袭爵的时间提前。” 要是皇上大行,皇嗣稚龄,不知会被内侍、宗亲、阁臣哪方握在手中。要是有人想要打压藩王立威,兴藩弱小无依,正是最好的打压对象。 世子也想到此处,气得满脸通红。 对于素未谋面的堂兄,倒是并无多少怨愤。反而对那些有心“狭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恨得牙痒痒。 太监阴人,最爱出坏东西。英宗时的王振,今上先前重新的刘瑾,都是只手遮天的权阉。 还有阁臣与闹腾的宗室,不管是哪一方当政,都会想法设法束缚藩王。 尽管心中气恼,可圣旨就是圣旨,世子只有从命。 可王爷服制未过,王府不能行嘉礼,世子与袁宗皋商议过后,便暂定只换服更名,并不声张此事。 府学众人,并没有想着旨意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这正是今上“恩典”。众所周知,今天龙体不豫,如此情形下,还关心兴国之事,提前让世子袭爵,不是恩典是什么? 只有道痴,因晓得世子就是未来的嘉靖皇帝,琢磨出这圣旨的背后含义。 “兄终弟及”,世子以藩王身份进京,分量更重些,总比那些王府推荐的世孙分量重。 这道旨意,不是恩典,也不是“陷阱”,而是为选世子为嗣皇帝之事做铺垫。 这旨意是三月初九从京城签发,十八日到安陆,算是快的。 虽不知到底是谁做主,可显然京城大佬们此时已经选定世子为嗣皇。正德皇帝即便没驾崩,也就熬日子了……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