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明白过来,上元节那夜偶遇,吴监正为何要提醒他不要显露自己的生辰八字,不要再说“天寒不兴木,无木不成农”。 他生辰属木,所以取了个“淮”字。 有心者可以借着所谓异象,拿裴少淮的生辰八字做文章。 吴监正身为观天者,遇到过太多这种事,知晓这种事难以清者自清,所以特意提醒了裴少淮。 …… 隔日,先是徐阁老找了裴少淮,提醒他多注意“天象”的事,提防着些,以免着了道,被人捏造谣言,三人成虎。 至于京察的事,可以先缓一缓。 散衙以后,杨府那边来话,岳父叫他过去一趟。 “想来你也猜到了,那名犯人的证词,剑指东宫。”书房里,杨大人对裴少淮说道。 裴少淮问:“岳父可知证词里都说了些什么?” 杨大人摇摇头,道:“所以才让你跑这一趟,提醒你一句。” 裴少淮心间咯噔一下,岳父官居大理寺卿,居然连他都不知道,那必定是皇帝下旨封锁了消息。 越是如此,越是说明太子的罪名很重,重到皇帝人前忧形于色,迟迟不能拿定主意。 杨大人道:“事情未明了以前,你且先不要去詹事府,也莫与东宫有牵连瓜葛。” “谢岳父提醒,小婿知晓了。” 回去路上,裴少淮竟开始希冀燕承诏能快些回来,不是因为他无力应对,而是少了燕承诏在旁边替他“提一提灯笼”,他便如同在黑夜里摸索,想要稳妥,只能慢一些、再慢一些。 他甚至怀疑,燕承诏半程去了武昌府,是不是对家故意搞出来的事端,以此声东击西、调虎离山。 毕竟,皇帝虽在高位,但堪用的能人也并无几个。 燕承诏不在,不光裴少淮少了一盏灯笼,皇帝也少了一盏灯笼。 再往深一想,能想到把燕承诏支开,只怕对家不光很了解裴少淮,还很了解皇帝身边都有什么人……这是一个就藏在宫中的内鬼。 …… …… 皇帝还是信任裴少淮的,很快便召见了他。 来宣召的不再是萧内官,而是南镇抚司的人。 莫非……东宫之事,把萧内官也牵扯了进来?萧内官暗地里帮太子做了什么非分之举? 御书房里。 少了萧内官的打理,御书房像是少了一层光,烧的还是往日的檀香,味却差了许多,皇帝案上,堆着不少折子,乱糟糟没有分好类。 兴许是龙颜不悦,使得屋里气氛很是压抑。 “臣叩见陛下。” “伯渊你来了。”皇帝试图笑笑,却没能挤出笑意来,他招招手,“萧瑾,给伯渊取些点心……”话到一半,才想起萧瑾已经被他叫人看管了起来,悻悻把手收了回来。 皇帝道:“伯渊,你把门关上。” 御书房门关上,明明点了好几处灯盏,屋内却依旧显得黯然。 在裴少淮面前,皇帝没有掩饰疲惫之态,几日间仿佛老了不少,皇帝惭愧地说道:“伯渊……你与承诏在闽地调查背后世家时,确实有人走漏了风声,才使得你们陷入下风。” 果然。 被裴少淮猜中了,太子的“罪行”与闽地有关,与背后的对家也有关。 无怪皇帝这几日心思恍惚,苦心孤诣为长子铺路,长子却把铺好的路给掀了,换到谁身上,谁能不伤心神?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