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把沙石唤作“杂碎”。 谢知府脸色铁青,他没想到裴少淮骂得这么直白,言道:“裴知州打得一手好比方。” “过誉了,跟大人学的。” 江面上还在继续,谢知府却不能再这样“打哑谜”了,他端端坐下,开门见山说道:“裴大人何必与我在此揣着明白装糊涂呢?你我皆明白,此树根非彼树根,拔得了江中树根,拔得去闽地的错综复杂吗?裴大人的船真的够大了吗?” “裴某生性自负,觉得可以试试。” “裴知州勋贵之后、少年状元、天子亲信、阁老门生,全朝恭送南下开海,何等风光,自然有资格说这样的话。于裴大人而言,此遭南下,成了是一番功绩,不成也有说辞,亦是一番功绩,成与不成都能风光回京,受天子奖赏。裴大人是风光了,是过瘾了,可搅得此地一潭浑水,又该由谁来收拾?到头来受苦的不还是当地百姓吗?”谢知府声声质问道。 泉州府倒是把裴少淮的身份打听得清清楚楚了。 是以,谢嘉才会采取步步试探之态。这根老油条很善于先入为主,一番话先将自己立于高位,还颇有些爱民如子父母官的姿态。 面对谢嘉先入为主的指责,裴少淮不为所动,反过来质问他:“谢知府身为大庆之臣,在此地扮的什么戏角、唱的什么戏,竟能如此武断,岂知本官搅的是一潭浑水,而非留下一汪清水呢?” 又质问:“谢知府担忧百姓将来受苦受难,岂不知百姓现下正在受苦受难?” “我还会害此地百姓不成!”谢知府狠狠一甩衣袖,愤慨言道。 一双浊目望着裴少淮,开始言说往事,短短一番话就是几十年,道:“本官虽非闽人,可为官几十载,一直辗转于福建布政司各地,从小小同知、知县,三年复五载,等着缺额,一步步做到今天的位置,娶妻于此,生子于此,怎么也算得上半个本地人了……裴大人回京后不妨翻翻谢某的履历,何曾有过考满不佳,又何曾有过尸位素餐?” “裴大人看看外头。”谢知府指了指高阁窗外,放眼望去,鳞次栉比,红砖绿瓦,依稀可以看出整个泉州郡城的繁华,说道,“百姓何曾在受苦受难?这是对本官的侮辱和诋毁。” 又道:“不是谢某不自谦,裴大人出去打听打听,这满城老百姓,谁不道一句知府大人好。” 裴少淮岂会被这“一叶障目”的话术忽悠。 谢嘉这一番自我感怀的话,非但没让裴少淮感动半分,反之心生鄙夷。 有时候,回回考满皆佳,更显其假。 “孩提启蒙诗尚且道‘一支独秀不是春’,谢知府却想独用这郡城繁华掩饰百姓苦楚?”裴少淮撕破谢嘉的伪装,问道,“泉州七县,从西到东数百里,万户人家,独郡城百姓是谢知府的百姓,谢知府只当郡城的父母官?” 守着何等繁华的泉州港,只养富了一个郡城,竟还敢往自己脸上贴金。 大姓氏住在这郡城里,便松松手指缝,养着郡城的体面罢了。 裴少淮又问:“谢知府说自己算半个闽人……且不论整个大庆,闵地其他府城州县的百姓就不是百姓?” 这开海的港湾不是哪个郡城的,更不是专属于谁的。 “武夷的茶坊,德化的瓷窑,闽北的西乡纸……恁多的作坊匠农,哪一处不是靠泉州港养活着?”谢嘉继续辩着,他道,“如今是裴大人要打破此地的平衡,摔了他们的饭碗,叫他们吃不上饭,裴大人究竟知不知道多少人吃着市舶司的这碗饭?摔人饭碗的事还是不做为好。” “笑话,天大的笑话。”裴少淮嗤笑道,“明明该得十斗米,只拿了一斗米,却还要对你们感恩戴德,被你们当作功绩……这不是做生意,这是掠夺这是施舍。” 闵地田亩少,许多百姓只能靠手艺吃饭。 海外卖出几十上百两的精美瓷器,辗转运到泉州府,卖给官商,却是几文钱一盏。 垄断使得市舶司官商两头通吃。 巨大的利益面前,又使官商、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