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办齐了。 叶青水把它命名为“辰光香肠厂”。 张红英琢磨着这个名字,“辰辰和光光的名字拿来取名,听起来倒是挺气派的。”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把腊肠卖出去。 以前在军属大院里是靠口碑拉来的客源,现在放开膀子干了,每天做那么多腊肠能卖得出去? 销路这点,叶青水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 开厂子之后,叶青水并没有急着让人做香肠,而是把三个员工集到一块,细化分工。 原本那一套做腊肠的方法,叶青水也丢弃不用了。 她重新教了一套方法,原本简单的十几个步骤的做法,升级成三十多个步骤、每一步都分得仔仔细细,力求味道更好、质量更有保证。 这样做出来的叫辰光香肠。 别说熟练工张红英,就算是金姐和赵小玲都被折腾得够呛。 一个星期后,“辰光”开始做香肠,生产出了三百斤。叶青水跟张红英拿了一部分到大学门口零售。 大学生消息灵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完没过多久,学校外边陆陆续续出现了许多小摊子。 个体户来摆摊子,倒没啥好埋汰的。堂堂一个大学生来摆摊子,就有些新奇了。 香肠摊子便摆在了京大的门口,叶青水的舍友们碰到了这个小摊子都惊呆了。 饶是贫穷如来自农村的潘丽娟,也掏出了节省下来的十块钱买了香肠。余诗、任盈盈也围在摊子前,买了好几袋。 “青水,你加油,尽管干!”潘丽娟说。 要是赚不到生活费,叶青水会不会辍学回家务农?越往下深想,潘丽娟甚至都准备掏出下个月的生活费,拿来支援舍友。 在潘丽娟眼里,叶青水此时俨然已经成了挣不到钱就要回乡下种田的可怜女学生。 余诗看着叶青水的目光都有些复杂了。 叶青水有些哭笑不得,她摆摆手把钱推了回去,爽快地说:“哪里能要你们的钱,你们拿回去让食堂帮忙蒸了泡饭吃,很香的。” “不行,我们不能白要你的东西。要不这样,今天也没有课,我们帮你一起卖。”任盈盈说。 地主家的小孙女虽然穷嗖嗖的,但也是有几分尊严的。 三三两两门口路过的同学,有的认出了叶青水也打了个招呼。 不到半天,两百斤的香肠竟然卖得差不多了。 这年头大学生口袋里也没几个钱,物资生活丰富不起来,京都烤鸭、高档酒楼的大鱼大肉吃不起,但是用来泡饭的腊肠还是吃得起的,经济又实惠。 张红英瞠目结舌地看着潘丽娟几个女孩子围在摊前,久久不走。甚至还帮叶青水吆喝起来。 她偷偷地问叶青水,语气有着无法掩饰的惊愕:“青水,你咋认得他们啊?” 潘丽娟说:“青水是我同学,多亏嫂子照顾她。” 张红英这下头都涨了。 叶青水竟然是京大的学生? 怎么她没有听说过,净是听到大院里的人埋汰叶青水是从乡下来的,没文化、没见过世面眼皮子也浅。 京大的学生都没文化,还有谁才有文化? 张红英面皮薄,丈夫在部队里大小也是个排长,她在大学门口摆摊子的时候畏畏缩缩、放不开手脚。再看一眼叶青水,叶青水自信地跟客人推销,讨价还价起来利索干脆,可比张红英豁得出多了。 张红英震惊得久久回不过神来。 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