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开始想方设法的想要联系上吕不韦,这一次她态度放的很低,不敢再跟吕不韦说她们是合作,她只说愿意听他驱使。 唯一的要求就是。 吕不韦得把她弄出来。 正好这时候吕不韦已经知道嬴政正在积极的想要加冠亲政的事。 更知道夏太王太后。 绝对会全力支持嬴政。 担心自己跟华阳太王太后两人的阻止力量不足,缺人手支援呢。 赵姬这么一服软。 吕不韦自然是赶忙同意了。 亲娘太后阻止加冠的效果。 可远比他这个仲父有效多了。 第1882章 始皇祖母夏太后(19) 不过吕不韦同意没用,他还得去慢慢的操作,通过朝堂大臣们的力量,逼迫嬴政把赵姬给释放出来。 好在赵姬跟嬴政是母子关系。 只要有这种关系在。 嬴政就处于先天弱势。 所以操作起来还是蛮容易的。 第二天,就有一批儒家大臣听从吕不韦的话,开始在朝堂上为赵姬说话,紧抓孝字不放的骂嬴政。 就是什么子囚母,大逆不道。 上古尧帝为继母所害,尚且能够宽恕,又更何况亲生母亲等等。 嬴政知道,自己面对这种情况绝对是处于弱势的,而且他还不好把话说的太难听,更不好跟这些大臣争论不休,因为赵姬是他母亲这件事情,是根本没有办法改变的。 不管如何,他都不好公开评论他母亲,这是礼,是古有的规矩。 所以他一发觉这些大臣的想法之后,就立刻赶紧吩咐了一下自己边上的一个贴身侍卫,让他前往蕴霞宫,把乔木请过来,一定要快。 然后他在这边先拖着。 先敷衍的拖着。 何谓敷衍地拖着,那当然就是既不同意也不拒绝,先让他们说。 一切等乔木来了再说。 如此拖了半个时辰,拖的那些个大臣嘴都快说干了,拖的他自己都已经气的有些想杀人了的时候。 乔木这才匆匆而至。 嬴政也是赶紧请乔木上坐。 乔木一进来,吕不韦和朝中大臣立刻就知道这事有了变局,不把夏太王太后想办法弄走的话,他们这次计划恐怕就不能顺利达成了。 因为他们这次计划的核心,就是用孝道去压迫嬴政,然而如果夏太皇太后过来,并且全力支持嬴政的话,他们计划的核心就站不住脚了,因为夏太王太后她完全也可以以孝,再次压制赵姬,实现破局。 处于这方面考虑,在乔木还没有走到嬴政边上坐下来的时候,下面一个大臣就立刻站出来大声道: “请夏太王太后止步。 昭襄先王有旨,自他之后,大秦不得由太后垂帘,更不得摄政。 还望夏太王太后和王上。 莫要违背昭襄先王遗旨!” 秦昭襄王登基之后,这大秦一直都是由宣太后垂帘摄政,他与其说是大王,不如说是一个傀儡,朝中大小事务几乎都要宣太后点头才能进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几十年,一直持续到秦昭襄王四十多岁后,昭襄王才好不容易夺回权利。 正式亲政,统摄大权。 自他亲政之后,便一直都有努力清除大秦朝政当中的楚国贵族影响,更是大力禁绝后宫摄政可能。 现在这个大臣说的。 无疑就是昭襄王的一道旨意。 夏太王太后是赵姬的婆婆,可是昭襄王却是夏太王太后的公公。 还真真是一代压一代,再这么压下去,祖宗十八代都得抬出来。 “昭襄王只是说太后不得垂帘。 又何曾说太王太后不得垂帘听政,你妄改先王之意,是何想法? 此乃矫诏之罪,当诛!” 抠字眼这种事,乔木干的不要太熟练,此时那是头也不回的直接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往嬴政那走。 秦昭襄王活的比较久。 久到都快忘了他自己还有祖母那一辈了,因此自然也没给儿孙考虑祖母的事,更何况,估计他自己也压根没想到,他儿子登基三天去世,孙子登基三年去世,不到四年时间,重孙子就迫不得已登基了。 弄的太后,太王太后。 那是一应俱全。 所以他留下的那些旨意里,还真没有提到太王太后的事,最关键的是,大秦自建国这么多年以来。 就没出现过几位太王太后。 更没太王太后摄政先例。 所以自然没人专门提这个。 这一pa,大臣们完败!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