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秩序,但也另类的斩断了他所有后路,自那之后,张豆他就只有登上皇位这一条路可以走。 其他任何路都是死路。 随着确定未来的具体方向,张豆他们很快就开始很直接的当着乔木的面,讨论着接下来的方针,讨论着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几种可能。 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法。 在讨论这些内容的同时,他们也会时不时征求乔木意见,希望乔木能够旁观者清的直戳要害关键。 帮他们完善一下具体方针。 好歹都是亲自教养出来的,让提点就提点呗,反正也就浪费几个小时,更何况造反这种事,乔木早就已经得心应手了,所以指点起来那是毫无困难,每次都能让他们恍然大悟,并且将计划定得更严密。 如此一直讨论到乔木困了。 未来计划才算基本确定。 并且开始按计划实施了下去。 …… 张豆他们那边在商讨具体的应对方案,元和帝这自然也是一样。 毕竟他都已经将大部分国土都收复了回来,如果就留着西北那块区域不收回来的话,那岂不是有负先人的开拓疆土之功,所以那块土地,元和帝是志在必得的,只是具体如何收复还需要大臣讨论一下。 在元和帝看来,此时完全就应该一鼓作气,直接带领剩余大军横扫西北区域,将整个西北区域的叛军全部清扫干净,重新一统天下。 但是朝中几位自新帝继位之后没多久就被贬,如今好不容易才重新回来的老大臣们,却有不一样的想法,他们普遍认为能轻易将安文王和惠武王联军消灭的张豆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人,再加上国家连连内战,百姓都已然民不聊生。 所以他们的建议是先派人去招安张豆他们,能招安就招安,不能招安的话,那也可以先缓和一下。 让百姓休养生息一两年。 本来朝堂之上关于这点吵的是蛮凶的,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争论不休,彼此各有理由,虽然元和帝更加倾向于主战派,但江南发生的一件事情,终究还是让元和帝不得不捏着鼻子同意了主和派的建议。 先去招安张豆。 实在不行也得安抚一下。 至于原因,主要是因为江南突然爆发了洪灾和霜灾,而这时候秋收还没有开始,这意味着几乎相当于整个大黎朝大半个粮仓的江南。 今年很有可能颗粒无收。 如果元和帝在这个时候还坚持出兵的话,那恐怕这仗不一定能打赢,江南那边就先乱了起来,而且出兵粮食也不一定能筹措的出来。 江南不但是税收的关键。 也是粮仓。 是绝对不能出差错的地方。 十个西北也比不上江南重要。 所以,出于各方面考虑,元和帝只能暂时放弃西北那边的情况。 并且派人去交洽。 不求招安,但求稳住对方。 正好这时候张豆他们也需要一点时间进行种植和工业发展,所以自然也是派人跟元和帝派过来的人须臾为蛇的打着哈哈,彼此互相拖时间,一边忙救灾,一边忙发展。 大黎赢得了难得的和平期。 当然,只是和平。 只是人灾暂时停歇,天灾依旧还在继续,而且不是一两个月能够轻松度过的,怎么都得缓上一年。 而一年时间,已经足够张豆将整个西北都变成农田,并且顺利带出一支完全听命于他的火器军了。 第978章 被饿死的老太太(完) 一年之后,即便两边互不征伐维持的很好,百姓之间甚至还能互相交流买卖,看着很是平和的样子。 但统一之战终究还是开启了。 因为自从这天下第一次大一统后,大一统就一直是国家完整的象征,如果不能做到大一统,那绝对是件相当丢脸的事,更别说这天下还是在元和帝统治期间分崩离析的了,即使当时他只是个傀儡,那他依旧还是这国家的主人,是皇帝。 因此如果不能重新恢复原来的领土的话,那他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以及面对自己子孙后代呢? 张豆那边虽然没这些顾虑。 但他为了活下去,也为了完成自己心愿和目标,同样必须坚持。 因此两方必有一战。 要么你死我活。 要么互相僵持。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