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她侧头一看,就发现他的脸上只有一个表情:看你吃瘪我真开心。 昭夕:“……” 昭夕:“尤其是脸皮,这点最足,不得不服。” 插科打诨间,车开往地科院的方向。 昭夕半路想起什么,跟他解释说:“我和老板娘是旧识。” “忘年交?” “可以这么说。” 她想了想,说:“我之前拍的两部电影,其中一部的原型其实就是她。” 程又年没说话,安静地坐在一旁听。 “她叫温宛,以前也住在地安门,和我家只隔了一条胡同。我还是个穿裤衩的小不点时,常爱去找她玩。她家有很多书,她本人又会弹琴又会画画,我那时候很崇拜她。” “当然,喜欢她还因为我妈成天说宋迢迢这好那好的,温姐姐比我们大十岁,宋迢迢再好,也比不过她。所以我常拿她来反驳我妈,以此论证宋迢迢并没有多好。” 程又年笑了。 昭夕给他讲了个很简短的故事。 那时候的她过于年轻,并不懂很多事情看起来,并不是表面上尽如人意就叫完美。 温宛看上去家教良好,知书达理,但直到她二十四岁那年,搬离地安门时,昭夕才得知,温宛并不是温家的亲生女儿。 温家父母无法生育,就从农村里找到了一户重男轻女的人家,抱回了年幼的小女孩,取名温宛。 温家条件不错,给了温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教她读书写字,盼她成龙成凤。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养父母盼了大半辈子,才盼来这么一个女儿,于是将前半生的所有厚望都寄托在温宛身上,一心期盼她照着他们刻画好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 温宛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的确勤奋刻苦,尊敬父母。 温氏夫妇也不同于别的养父母,没有隐瞒她的身世,而是从小就告知她:是我们把你从农村里抱回来的,你要努力才对得起爸爸妈妈的付出。 于是温宛从小就被灌输了这样的观念,生怕自己不够努力,就会被送回农村。 倒也不是惧怕原生家庭条件苦,只是亲生父母既然能把她送人,想必根本就不会欢迎她再回去。 她战战兢兢地长大,在父母规划的人生坦途上循规蹈矩,片刻不曾偏离。 她热爱文学,可父母说文科没有出路,理科才是硬本领,于是她在分科时不得不弃文从理。 高中时因多才多艺、性格温婉,有慕少艾的男生跟在她身后偷偷塞情书。 在温宛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书包里的信被母亲发现,父母商量一夜,也未告知她,次日就亲自找到了学校,要求校方对那个男生作严肃处理。 事情闹开后,温宛变成了大家敬而远之的边缘人物。 再后来,读哪所大学,选什么专业,父母通通一手抓。 温宛曾多次与父母谈心,试图争取一点自由,可父母一心认为是他们倾尽所有,才把她从山村里带出来,如今她翅膀硬了,就要当白眼狼。 …… 成长过程里,不但父母如此,亲朋好友也都用这样的目光看着她。 “你将来成才,一定要感谢你的父母。” “你有今天,都是他们的功劳。” “没有他们哪来的你。” “你一定要听他们的话,好好孝顺他们,否则就是忘恩负义。” 大学毕业后,谨遵父母之命念完金融的她,又被家中打通关节,送入了全球五百强的企业。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快来临,父母安排了一场相亲。 男方其貌不扬,势力且大男子主义,学历也并不高,与温宛相去甚远。唯一可观的,是对方身家千万,并且,男方父亲是温宛养父的顶头上司。 温宛与父母爆发了前所未有的争吵,耳边重复多次的,仍然是从小听到大的那些话。 一直被镇压在养育之恩和孝顺女儿的大山之下,与父母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摩擦里,温宛从来没有赢过。 他们像从前一样,认为自己是过来人,在做对女儿好的决定。 “人生在世,风花雪月都是一时兴,起日子过好才是最终目的。爸爸妈妈不会害你。” 他们摁着她的头,非把她嫁给那个人不可。 昭夕说起过往,抓着方向盘的手都紧了紧。 程又年看见她指尖泛白,显是过度用力。 “昭夕。”他伸手掰开她的指尖,“放轻松。” “轻松个鬼。你根本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她嗓子干干的,咬着腮帮说。 “或许我知道。” 昭夕一愣,侧眼看他,“你知道?” “嗯。” “你知道什么?” “我知道虽然过程很辛苦,但她后来过得很好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