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列茨科夫很清楚在这样的地貌上并不能采用红军在东欧已经操练得很数量的大纵深作战。这样的地形上发起一场纵深上百千米的合围太不现实了,所以梅列茨科夫决定打一个浅近纵深的合围,仅仅把日军部署在前线的要塞合围、歼灭,而不是把合围圈的封闭地点选在一个后方的通信、交通枢纽上。这样既能尽可能的降低损失,又能防止敌人逃出包围圈。 梅列茨科夫将远东红旗方面军的四个集团军(含远东红旗滨海集团军)都部署在第一线,在传统的军事思想中,这样的部署方式没有预留预备队,似乎是很冒险。但梅列茨科夫有其道理,在这种糟糕的地形上把整个集团军作为预备队留在战场后面毫无意义。因为前线一旦打不开局面,这些预备队因为糟糕的交通状况根本就顶不上去,而且还会恶化本来就很糟糕的交通状况,上上下下的一起堵死是再正常不过了。所以不如将所有的集团军全部放在一线,而命令集团军、军、师这一级预留一定的预备队在一线,之后根据实际情况投入战斗增援第一梯队。 事实证明该,梅列茨科夫的部署十分巧妙,完全出乎了日军的预料。比如第5集团军和远东红旗滨海集团军进攻路线上地形极其复杂,还有虎头要塞和东宁要塞把守着,关东军认为这里是万无一失的,甚至不认为苏军会愚蠢的攻击这里,自然的是防备松懈。 而梅列茨科夫是怎么干的,他不光攻击了这一地段,还投入了相当的坦克和重炮。第五集团军和远东红旗滨海集团军相互配合,一南一北向着牡丹江发动了钳形攻势,狠狠地在这个区域插了两刀。 说起来,日军在这一地段的防御配置可是相当的强悍,有虎头要塞、庙岭要塞、观月台要塞、鹿鸣台要塞和东宁要塞顶在第一线,稍后的部位还有两座大型要塞(半截河要塞和绥芬河要塞)。 就拿绥芬河要塞举例子,筑垒区域长达四十公里,一般地带的纵深十到十五公里,而公路线纵深达到三十公里。在这一片筑垒区靠近边境的地段有四个据点,每个正面在2.5公里到10公里不等,纵深也达到2.5到9公里,沿东满铁路南段掩护着从东面通向绥芬河的道路。这四座据点占据了绥芬河40公里正面的25公里,还伴随有小规模野战工事穿插其中。 不光是覆盖面广,日军修建这些工事也是很用心,整条防线由钢筋混凝土工事、火力点、配电站和仓库组成。有些钢筋混凝土碉堡有一米到一米半厚,外层还覆盖有装甲或者安装有装甲炮塔。据战后统计,这四个主要据点一共拥有295个钢筋混凝土碉堡、145个土木碉堡、58个混凝土掩蔽所、69个装甲炮塔、29个瞭望所和55个炮位。大概每隔250米到350米就有一个机枪碉堡,500米到700米就拥有一个又地下出口的火炮发射点。在据点的外围还有层层叠叠的铁丝网、雷区和反坦克壕购和反步兵障碍物,还拥有交叉机枪火力掩护。 请注意,这还不算完,在这一道防线后面还有用两道防线,一道是八十公里的后方,在穆棱江西岸森林覆盖的深山上筑有野战工事。第三道就是在牡丹江岸。按照日军的构想,哪怕苏联红军能突破第一线的碉堡群,再撞上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就会被消耗得七七八八。然后就轮到关东军反冲锋一举吃掉精疲力尽的苏联红军了。 只不过等战斗真正爆发的时候,红军的战术完全出乎了日军的预料,一方面梅列茨科夫尽可能的加强突击部队的火力,给每个主要突击方向上的步兵师都加强一个坦克旅或坦克团和一个自行火炮团,一共是80辆左右,大约能达到平均每公里30辆的水平。 另一方面还调来了大量的工兵,具体的办法是:工兵侦察地形障碍,搞清楚日军的工程作业情况,进攻发起之后还负责清除障碍并搭建和维修桥梁道路。至于战斗工兵则直接编入一线突击部队,第一攻击梯队的每个连都加强了一个工兵分队,专门用于清理障碍。 不光是步兵有工兵配合,每个炮兵团也组建了道路—桥梁分队。总之梅列茨科夫是故意选择了出其不意但路况恶劣的进攻地段并配置了大量的兵力兵器,可以说苏联红军是一边修路一边向前进攻。 请注意,这并不是梅列茨科夫战术的全部,实际上最关键的点还没有点出来。毕竟日军那些工事和碉堡不是假的,如果要一一将其拔除,那么进攻的突然性以及向纵深突击的可能是大大降低了。 对此,梅列茨科夫采取的办法是,遇上日军坚固的防御群之后,步兵和炮兵停下,在工兵的配合下包围封锁然后慢慢拔点,而红军的机械化部队则是继续向前突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