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战术失败并不是最让内因多尔夫烦恼的事情,更让他感到憋气的还是红军居然在大白天明目张胆地在附近高地和开阔地带部署炮兵。在这种望远镜一眼就能看到的距离上的军事部署自然逃不出德军炮兵的能力范围,可是城里唯一可以指望的三门105毫米榴弹炮中的两门已经毁于同红军炮兵的较量,更可气的是仅剩的那一门还因为炮管受潮暂时无法使用。 至于那八门威力巨大的150毫米榴弹炮,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摆设,城内的德军挖地三尺也就凑了数箱弹药(有的还没有引信)。内因多尔夫可不会让这些宝贝疙瘩就这样白白消耗在代价高昂的炮击战中,每一发炮弹都必须用于抵挡红军步兵的进攻。 能让红军感到自豪的还不仅仅局限于攻坚战术的成功,对于侦察兵的大胆而又合理的使用也充分说明了一年多的苦战让他们领悟到许多、许多……进攻发起之前,红军一般会在主攻街区方向上渗透若干侦察分队,一般都是年轻力壮、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兵。 这些英雄战士必须利用夜色或者是建筑物作为掩护不露声色地靠近德国人的战线,然后安静等待己方大炮发言,乘着德军忙于躲避炮火攻击之际夺取一到两处可以依托的工事,为后续部队的突进提供必要的支撑。 对于这些英勇的侦察兵,任何溢美之词都不足以描述他们的勇敢,更不会让人觉得过分!战场上,这些身先士卒的小伙子们非但要时刻提防德军的枪口,还必须承受己方炮火的洗礼。很多时候,他们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毙命于己方的炮火,这种撕心裂肺般的痛苦他们只能独自默默承受。 三天之后,索日河对岸的gomel fat工厂区域完全被红军占领,越打越精明的红军指挥官在接下来的渡河之战中还取消了习惯性的战前炮火准备。这是个不失明智的决定,要知道此时的戈梅利早已是一片废墟,再多的炮火准备充其量也就是在废墟里的瓦砾炸得更加细碎一些而已,非但不能清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德国人也早已对此习以为常,炮火准备对其有生力量的伤害往往约等于零,至于有效地破坏工事更是无从谈起,因为戈梅利压根就没有什么工事,废墟一片的城市哪里不能藏人啊!)。而且炮火准备往往还会提醒德军,给德国人留下更多的准备时间。 守卫在索日河对岸的是第949掷弹兵团2营,虽然听不见战前的炮火呼啸声让德国人有些意外,但t-34前进时那轰鸣作响的引擎声还是让红军露出了破绽。 既然突袭不成,那就直接强攻好了!红军此时完全具有这样的底气了,红军坦克大大方方地沿着街道向前推进,但那其实是个幌子,手里端着波波沙和as-30突击步枪的红军战士会沿着两旁的房屋层层向前推进,指不定什么时候躲在废墟中的德国兵一抬头,眼前就是黑洞洞的枪口。 双方在当地居民的住宅和商铺里爆发了激烈的较量,嘴里叼着香烟的德国兵和怀里揣着伏特加的俄罗斯小伙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打个照面。接下来就得看谁动作快了,最先举枪射击的不一定是最后能活下的人,只有抢先一步投掷手榴弹才是王道! 红军不压迫式的打法让他们的对手难以为继,只能将防线逐步向市中心收缩,内因多尔夫一度曾经严厉地责骂了2营营长,要求他像个德国军人一样去战斗。而内因多尔夫得到的答复是:“我的将军,您要是还能在我的部队里找到一个活着的20岁以上的小伙子,我马上就让他用枪把我给毙了!” 就在这场不愉快的交流的当天,红军有从2营的防区开始了一次凶猛的穿插,并成功的逼近了戈梅利的主干道。气急败坏的内因多尔夫马上从自己仅存的预备队中抽调了一个连进行反击,但结果只是徒劳一场。 内因多尔夫的副官施密特少校回忆道:“那次反击让将军明白现在已经是必须接受现实的时候了,我们除了维持现有的阵地,不能再有别的奢望了……自被围困以来,这是我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将军的失望和无奈!” 在戈梅利,被围困的德军所承受的远远不止是来自战场上的压力,在精神上红军也给他们施加了沉重的压力。一番激战之后,32名被俘虏的德军士兵被送回了城内,朱可夫希望能用这种方式来摧垮守军的意志,只不过结果并不能让这位未来的元帅感到满意。 德国战俘明白他们已经不容于战场的任何一边,替俄国人“布道”只会招来自己同胞的更多反感,而红军也不会允许他们返回战俘营,因此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沉默或者干脆自杀。 而在戈梅利被完全包围之后,红军的高音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