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寒门升官手札

【127】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停停停!”

    林邵白胃里倒腾,捂着嘴巴止住谢行俭。

    “你这也太恶心了,呕……”

    谢行俭习以为常的眨眨眼,“我写习惯了,刚开始也有些不适应,只不过现在说给你听,我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挺快意的。”

    林邵白瞪眼,“你还说大理寺委屈,我瞧着你快活的很。”

    “有吗?”谢行俭无辜道。

    林邵白:“……”

    许是谢行俭的话真的让林邵白没了胃口,见店家还没端来第二碗绿豆汤,林邵白忙给了银子说不用上了,说完就拉着谢行俭离开了摊子。

    “怎么了这是?”谢行俭一副后知后觉的样子。

    林邵白跑老远才停下来,喘着气道,“那家摊子烤的鹌鹑马上就要出锅了,我怕我等会忍不住要吐。”

    谢行俭一愣,旋即哈哈大笑。

    林邵白锤了他一下,责怪的骂道,“你这人,瞧着清清爽爽一人,怎么脑子里竟是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谢行俭双手一摊,“木大人交代的活,我难道还能拒绝吗?”

    “木大人也是……”

    林邵白原想说木庄吃饱了撑着要谢行俭写这个,可话到嘴边转了回去,暗道私底下编排朝廷命官可是大罪。

    “大理寺行刑的手法应该都是一笔带过吧?那般详细是……”

    “我编的。”谢行俭颇为自豪道,“木大人给我的一百零八式内容很浅显,他让我整理详细些,我就往里头添了些细节。”

    林邵白竖起大拇指,“你活该去大理寺,这活就是给你量身定做的。”

    谢行俭嘴角一抽。

    与林邵白分开后,谢行俭就回了家。

    他临走前,与林邵白说了他已经不跟清风书肆合作的事,他没有要求林邵白退出雁平的清风书肆,只是提了一嘴,希望林邵白去了京城后,能来罗家书肆助他一臂之力。

    他挺看好林邵白的才华,若考集有林邵白加入,考集生意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谢行俭在家时,不少人来他家探望,有读书人,说是来请教的,也有媒婆带着姑娘上门的,还有看热闹的等等,谢行俭视情况而定,刚开始会出来见见,日子久了,谢行俭就让他爹帮他挡了。

    七月初十,谢家老族长要开祠堂给谢家老三上族谱。

    这一天,林水村热闹非凡。

    老三算是谢长义和王氏的老来子,谢长义这一天尤为高兴,光吃席的桌子就定了不下十桌。

    告祖要赶在开席前,谢长义抱着老三跪在谢氏祖宗前,谢行俭跟着跪在后边。

    这是谢行俭第三回进祠堂内厅,第一回是和谢长忠断亲,第二回是考上秀才,第三回是为了小弟弟。

    老三个头胖乎乎的,谢行俭喜欢唤他团团,因此这小名就这样顺了下来。

    团团的大名是老族长取的,单字一个安,是老族长从“麾之亦安有”中取了一字赐给老三。

    谢行俭明白,老三之所以取名谢行安,里头有他爹娘的意思。

    他爹娘认为老三是他二哥的转世,说他二哥可怜二老,见他爹娘伤心,便隔了十几年后又回到了谢家。

    他爹娘对老三没有大的期望,只希望老三一生平安顺遂,这个安字倒是有这意思,甚好。

    老三上了家谱后,越发长的圆润,但凡去谢家看老三的,都说这孩子有福气。

    村里人说孩子有福气,大抵不过一个“能吃是福”。

    老三从祠堂出来后,似乎胃口大了不少,一天要喝好几次奶,半夜搅和着王氏和谢长义觉都睡不好。

    老三长胖了,王氏和谢长义见天的瘦了下来。

    谢行俭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娘是高龄产妇,奶水本来就不多,老三这样折腾,他娘怎么受的了。

    隔天,他就去泸镇打听谁家有奶娘,花银子请了个经验老道的奶娘回家专门晚上带老三。

    这样一安排,王氏和谢长义晚上终于能放心的安睡。

    过了七月半,林水村要敬鬼节,谢家也不例外,鬼节这一天要吃生食,王氏便让谢行俭和谢行孝去腰河摸了一篮子的莲藕回来。

    一年一度生吃糖莲藕的日子到了。

    鬼节晚上不点灯,这一天是谢行俭这趟回家有史以来没熬夜的日子。

    美美的睡了一觉醒来后,照旧是捧着一百零八式研读的生活。

    七月底,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将一百零八式整理了出来。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他的假期也要结束了。

    八月初一早上,谢家人依依不舍的告别谢行俭,谢行俭忍着离家的泪意,带着大包小包,坐上马车往京城赶去。

m.ZgXxH.orG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寒门升官手札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