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们:“对对对。那她长啥样?”“她是不是有好多好多好多的甜饼吃?”“她特好看吧?她娘就特别好看。” 慈幼院的小孩从小就知道只有阎君最厉害,人间的皇帝死得很快还不是都聪明——尤其是考历史的时候,对皇帝没有半点好感,恨他们做那么多事要人背诵。 …… 执政时间长了,就知道是什么脾气秉性。 大多是皇帝把工作推给大臣,或是权臣把皇帝架空,这次则不同,李治看起来病弱,新鬼们却说他架空了大臣们。 先帝太宗有什么事,要和群臣商议,招贤纳谏,博采众长。 李治不太愿意这么干,大权独揽,还有点独断专行。显而易见的,他厌恶有别人违抗他的命令,或是以各种理由提出反对,即便是舅舅或托孤老臣,凶悍坚定的反对他,那也生厌恶。 李世民收集资料总结了很久,和他生前看的差不多,治国治理的还不错,也不奢淫骄纵,也不施行严刑峻法,只是缺乏容人之量。 特别缺乏,只想自作主张。 简单来说,就是只能顺着他,不顺着他就会被贬官。 现在看着还不错,可他不靠别人提醒,难道能一辈子自省? 李世民扪心自问,如果不是前朝大臣们百般劝谏,后宫又皇后哄着我别杀大臣,我还能犯更多错误。也不知道帝范里写的话他能不能听,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劳烦,这都是我犯的错啊,太能玩了。做皇帝的不听别人劝谏,不犯错还可,一旦犯错谁能劝住? 帝镇中各自聚会的商量了一会,都认为李唐的前景堪忧。 刘骜翻翻家当,看看门口刚清理出来的小路。过去找李世民,闲聊了一会:“我觉得你应该和阎君多要点地,你家人多,又给了祭品,何不多换两亩地回来呢?”就咱们两家人多,我也想多要点地,那陪葬品不能白给啊。 李世民看着他沉默了一会:“是嘛?”他现在正在和刘彻探讨长寿之道,哪有闲心扩大土地。现在一家三口也够住,将来在隔壁住的要么是儿子要么是孙子,不拮据。 刘彻说到长寿正在生气,看刘骜又嫌地方小,就想起一桩旧事:“你想要多大?昌陵够不够?” 刘骜闻言大惊!他被葬在延陵,可是……继位后先修延陵,修了几年觉得不满意,换做昌陵,昌陵处地势低洼,要运土去垫高,足足的修了五年,国库耗空,又有诸多问题,转回去重修延陵。 但是呢……两个陵寝的尺寸都超过了汉武帝。 他刚死的时候,总是时不时的担心祖宗们会以此为借口揍自己,别的皇帝进来时,也有点担心他们说出这件事来,后来才发现,祖宗想揍人的时候不需要借口,而且他们好像没发现这件事。等到汉朝结束就彻底放心了,除了汉朝皇帝之外,没几个人能记得这件事,官员百姓又不能去帝陵散步遛弯。 “我” “要不是你好大喜功,汉朝能灭吗?”堆土可比挖山贵多了! 接下来刘彻去教训人。 李世民继续看书,他没想到,薛仁贵还写的出《周易新注本义》这么好一本书,既是辨证又是兵法。还得从传到地府的只言片语中,研究刘仁轨和裴行俭两个人。 如今,小鸟依人的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已经被贬到偏远地区。令人痛惜。只不知道有没有人能顶上他们俩的职务,普天下的英才虽多,能尽入我怀中么?都到我儿子怀里去。 …… 人间,年仅三岁的岐州刺史,雍州牧、幽州都督李贤正在抓着小狗玩。 六岁的太子李弘恭敬的坐在父母眼前,被二人教授、考教功课,又拿了些政治问题来盘问他。虽然年幼,却对答如流。 李治:“太子十分仁孝,和我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