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656节


    一百二十斤是一石,这一千吨粮食就是一万七千多石。如果放在抗战前,这些粮食不成问题。就是放在前年别说一万七千多石粮食对晋西北来说,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就是再翻上一番,也不算是太大的负担。

    但是在眼下,经历过去年轮番多次大扫荡。再加上去年冬季撤到晋西北休整,直到此次作战前才撤离的冀中军区部队使用,以及负担边区政府党政军粮食供应,这个数字却是实打实的有些难以负担。

    只是杨震说的也的确是实情,此次作战大同距离北满千里之遥。在满足弹药运输之后,在想调运满足大量部队所需的大批粮食也的确相当的困难。更何况不仅仅是晋北战场上抗联所需的粮食,还有正在察南作战的挺进军所需粮食,也需要从东北调运。

    日军华北方面军坚壁清野做的远比关东军出色,挺进军所占领的地区,几乎无任何的粮食储备。在本身察南粮食产量就不多的情况之下,在本地筹措的粮食,只能满足部分的需要,大部分的粮食还是需要东北支援。

    再加上两军作战所需的巨大弹药消耗,整个抗联的运力已经极度紧张。沿途又缺乏铁路线可以利用,只能依靠汽车运输负担太重。眼下整个晋北战场,全部依赖抗联从东北调运粮食,多少有些不太现实。

    无粮不聚兵、皇帝还不差饿兵,总不能让抗联的部队一方面承担主要作战任务,一方面还要饿着肚子去打仗吧。但这粮食从哪里调运,却让老总真的很头疼。去年冬季,整个华北根据地的困境,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摆脱。

    因为缺乏过冬粮食和衣物,部队非战斗减员远远超过战斗减员一幕,到现在还在老总的脑海之中记忆犹新。眼下靠近战场的无论是北岳区,还是晋西北区,都难以负担大量的粮食供应。

    看着一脸期待的杨震,老总思量良久咬了咬牙道:“这样,我让晋西北拿出五千石粮食来,我再让陕北给你们调过来一千石粮食。至于剩下不足的部分我让晋绥军区出关部队,从归绥给你们调运一部分。”

    “他们那里已经完成夺取包头,全线转入防御作战,可以节省一部分的粮食支援你们。况且他们在包头也缴获了一部分粮食,可以支撑一阵子。绥西虽说不如晋西北富裕,但毕竟未经过大战破坏,本地也可以筹措一部分。”

    “这次从太原抢运出十几万石粮食,我让晋绥边区政府从这批粮食之中,再从里面给你们抽调五千石粮食。至于长期的粮食供应,无论是中央还是晋绥边区,都已经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杨震同志,自今年入春以来整个晋东南地区滴雨未下,旱情已经初步显露出来,春播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冀鲁豫地区,自去年开始便已经出现旱情。再加上去年日军进行的多次残酷大扫荡,整个华北敌后根据地,目前已经有部分地区出现饥饿。”

    “从太原抢运出来的这十几万石粮食,不能都给你们。太行、太岳、冀鲁豫都需要储备一些粮食以便被灾。能拿出这么多的粮食,已经是倾尽全力了。你也清楚,陕北地区的粮食产量本身就不高。日常还需要从晋西北调运,去年冬天是全军勒紧裤腰带才度过来的。”

    “现在不单单是整个晋冀鲁豫地区,旱情已经初步展现。就连国统区的河南,自开春以来雨水也大幅度的偏少。如果再不下一场透雨,整个河南恐怕今年的春耕都要受到影响。而冀南区和冀鲁豫,则更是首当其冲。”

    “我们四川有句俗话叫做有了一顿充,没了敲米桶。过日子,要细水长流。如果今年的旱情持续发展下去,我们必须要着手进行一定的准备。不能大灾真的来临,就慌了手脚。从太原抢运出来的粮食,要留下一部分作为储备。”

    第1673章 困境只是一个开始

    尽管来的时候,杨震就已经做了准备。毕竟去年日军扫荡的损失,此时就在他的脑海之中。他也很清楚,原本就地瘠民贫的晋西北,恐怕无法全部负担此次作战的所需粮食。能够负担一半,他就已经很知足了。

    只是他却依旧没有想到,自己即便要的数量不多却依旧筹措困难。他知道杀民养兵,是绝对万万不能做的。就算部队断粮,也不能将老百姓的粮食全部搜刮一空,来一个杀民养兵。军队是鱼,老百姓是水。没有了水,即便是一时鱼能活下来,但也维持不了太长远。

    但粮食问题,现在已经成为晋北作战部队最大的困境。晋北地区本身就一向不是粮食主产区,平日里尚需从外地大量的调运粮食才能满足需要。尤其是偏关、左云、右玉,向来都不是山西的粮食产地。眼下集中了这么多的部队,更是难以筹措到足够的粮食。

    尽管从大同煤矿解救出来的矿工,已经全部撤回根据地。但仅仅供应作战部队,就已经无力支持。穆长秋自转入大同作战以来,本地能筹措的粮食全部加起来还不到一千石。而就这,抗联还与左云的地方武装发生了一定的矛盾。

M.ZgXxH.OrG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