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忆,将一切可能的战况模拟出来,和军师苗单、幕僚韩曲、千夫长陈不群、苗邦、申阳等一帮心腹爱将反复辩证应变之策。 譬如,若是被秦军断粮道,当如何防备;若是秦军佯败,是急速进攻还是稳扎稳打;若秦军骑兵冲阵分割大军,如何以骑对骑;若是不幸陷入秦军包围,又当如何组织突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赵括多了两千多年的见识、军师苗单积攒半生的实战经验、众将们细心大胆的推想,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将秦赵大战推演得如火如荼。 就在大将军赵括外松内紧、紧锣密鼓备战、随时准备接手赵军统帅之位时,平原君赵胜已是忙得天昏地暗。 邦交,平原君循着赵括的指点,指示在魏、齐、韩三个盟邦的常驻特使,催粮、借粮,又派遣特使至楚、燕晓以利害,和那不甘认输的秦国应候范雎,继续着这场惨烈的邦交大战。好在大将军赵括早已为他指明了方向,平原君这位名重于才的赵国权相,在上卿蔺相如辅佐下,还算能应付得井井有条。 那日傍晚时分,忙碌了整整一天的平原君赵胜,匆匆赶往赵国王宫,向赵王丹汇报上党大军粮草输运事宜。其间,谈及河套大粮仓这两年来的丰收盛况,自然免不了谈到倡议并主持此等垦荒储粮大谋的大将军赵括。 待听到平原君提及赵括,赵王丹便试探着问了一句:“人言秦军畏惧大将军赵括,此话,王叔可曾听说?”说话时,赵王丹定定地注视着平原君赵胜那白净的圆脸,留心观察着这位王叔的反应。 平原君赵胜闻言,微微眯着眼睛,沉默了一会儿,随后缓缓开口道:“此话,老臣早已听闻,但老臣惟恐流言有诈,故未敢报于我王。” “王叔持重,所虑原是不差。”赵王丹见平原君说得谨慎,忙问道“然则,此事显见事出有因,王叔能否派出密使、斥候查勘一番,看这传闻到底出自何处?” 赵王丹自然明白这流言的出处,前些日子大将军赵括早就给他分析得清清楚楚。他也明白让这位王叔去查,怕是也查不出真正的源头来,这位王叔又怎能想到,流言是出自应候范雎的手笔。赵王丹之所以作此说,正是在因势利导,让平原君自己去感受一下这流言的威力和大将军赵括的魅力。 平原君赵胜捋了捋那浓密的长须,拱手道:“我王既有此意,老臣即刻部署查勘便是了。” 短短十日后,便有斥候从上党陆续回报,这一路消息乃是从秦军中探出。 秦军将士中确乎流传着各种马服君父子的故事。士卒们夜间在篝火边闲话,也是高一声低一声地说当年瘀与之战,马服君屠灭秦军八万;年前大将军赵括又以五百骑兵全歼秦军四千,这分明是将门虎子、马服子犹胜乃父也 只有一个乔装成贩运骡马义商、混入秦军营地的斥候说,他听到老将王龁高声大骂:“鸟大将军赵括没来撤个甚贼他娘,那廉颇老卒缩得和乌龟一般,会打仗么?待过夏,便生擒这个老匹夫,杀向邯郸” 又过旬日,派到咸阳的密使回报,秦国咸阳百姓、官吏,也多议论只当年马服君胜过秦军。目下虽然武安君虽不行了,但只要廉颇统军,秦军哪位大将都可胜得这老卒,秦国照样灭赵 最重要的,却是平原君密使通过楚国大商引荐,与秦国国尉府的几个吏员有几次饮酒聚谈。秦国吏员们都为武安君即将辞世长吁短叹,但说到战局,却也都是轻松随便,说那老将王龁可能与大将军赵括不相上下,但对付老廉颇这等老卒,却是绰绰有余也 听着一路路查勘密使的回报,平原君赵胜心下犯难了。以赵括替下老将廉颇,还是力挺老将廉颇统军?他连日来揣摩不定,连心爱的长须都扯断了好几根,竟是不知如何决断才是了。 此赵括早已非彼赵括,他已不再是那只知夸夸其谈、从未上过战阵的少年,而是为赵国屡立奇功的御林军大将军。对赵括这几年翻天覆地般的变化,一日千里般的进境,平原君赵胜是看在眼底,喜在心头。 “赵军骑射劲卒,强在步骑野战,短在据城坚守”平原君的耳边回响着这关于赵军强弱之论断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