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唐峥嵘

第495节


然很满意李善这句话。

    “右千牛卫大将军窦轨出任灵州道行军副总管。”李渊考虑了一下,“其余将校,怀仁在十六卫中抽调。”

    李善有些意外,居然选了窦轨,这位外戚也屡立功勋,但手段酷烈,性情倨傲,不过与自己关系还算不错。

    李世民突然插口道:“父亲,左武卫将军段志玄、右千牛卫将军李客师均为勇将,或能随军。”

    李善闭上了嘴巴……剧本就这么写的啊,李善可是个守规矩的演员。

    李建成脸色有些难看,在天台山一战后,秦王一脉元气大伤,但在大局上却与东宫分庭抗礼,甚至隐有超越之态,其中关键点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李世民真正行使尚书令的职权,其二是天策府诸多将校、谋士开始进入朝堂。

    要知道之前这些年,秦王嫡系在朝中出仕的官员并不算多,也就封伦、宇文士及、唐俭数人,但在天台山一战之后,房玄龄、虞世南、凌敬、陆德明陆续在吏部、吏部任职,张琮、段志玄、侯君集、李客师均在十六卫体系中出任将军。

    李世民给出的这两个人选无可挑剔,都在十六卫体系中,一个早年就与李善叔侄相称,另一个与李善结仇,但在天台山一战尽弃前嫌。

    李建成恨的牙根痒痒,他在军中根基不深,但好歹贵为东宫太子,十六卫体系中自然也是有人手的,十六卫将军这个级别的也有几个……可惜先后两战跟着襄邑王李神符、管国公任瑰折损殆尽,死在华亭的裴龙虔就是个例子。

    不过北衙禁军这边倒是有两个人选,李建成正犹豫间,李渊那边略一沉吟就点头了,只吩咐道:“大战将起,二郎交代段志玄,不可在军中嬉戏。”

    “父亲放心,志玄如何何敢抗令?”李世民笑着说:“不然益都县公要鞭挞长子了。”

    李渊也笑了,自回京后,曾经在自己面前几次斥责李善的段偃师一改态度,几度赞誉,还曾经亲自去了日月潭下帖,不过毕竟段志玄是秦王爱将,李善还是推辞了。

    一直垂着头的裴世钜警惕的看了眼李世民,心想估摸着又要出幺蛾子了……李善自请出战,尽携亲信、旧将,就连阚棱都带走了,但北衙禁军中,东宫、秦王府两方势力是制衡的,一方有冯立、李高迁,另一方有李客师、张琮。

    但李世民却点出了右千牛卫将军李客师……后者随军,那东宫一方在北衙禁军中的势力不说压制,但也隐隐比秦王一脉略高。

    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

    李善转头看向李建成,“还有一事请太子殿下襄助。”

    李建成勉强笑道:“怀仁快说,为兄定然全力相助。”

    “当年芙蓉园内……”李善支支吾吾的解释:“还望太子相劝,当以国事为重。”

    李建成自然听得懂,当年芙蓉园内,李善将罗艺的弟弟、儿子打成那样……为此两人结仇,而现在罗艺在原州、陇州边界处,守御数道关卡,将会是此战的关键人物。

    还没等李建成拍着胸脯保证,李世民插口道:“父亲,管国公以陇州总管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

    李建成忿恨的视线投向了李世民,他倒是不觉得李善的话有什么不对,毕竟李善与罗艺有仇,求到自己头上也是理所应当,但没想到二弟趁机作祟。

    而裴世钜却在想,昨夜遣派的人手被敲晕在巷子里,秦王与李善肯定密谋良久……配合的太好了!

    李渊揉了揉眉心,“常达已调任岐州刺史……”

    顿了顿,李渊看向中书令杨恭仁,“吏部可有人选?”

    杨恭仁是以中书令兼任吏部尚书的,不假思索的提出了几个人选,都是外地一州刺史、总管入朝觐见,还没来得及离开的。

    李渊思索片刻后道:“中书稍后拟诏,江州刺史郭孝恪调任陇州总管,随军北上。”

    李建成脸色更加难看了,郭孝恪是正儿八经的秦王一脉,早年瓦岗出身,是李世绩麾下大将,投唐后爵封阳翟县公,在洛阳虎牢一战立下大功,战后李世民在洛阳宫设宴,将张士贵、郭孝恪并列第一,功在诸将之上。

    武德五年山东平定后,郭孝恪出任贝州总管、赵州总管,去年调任江州刺史,这一次是因为天台山一战中天策府将校折损颇多,所以李世民才会调其回朝,原本是准备出任太府少卿,现在正好派上了用场。

    李渊之所以选中了郭孝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人是朝中少有的草莽出身,这倒不是说其出身瓦岗寨,而是指此人祖上是庶民,无出仕者,虽然姓郭,但与太原郭氏完全扯不上关系。

    ?M.zGxXH.ORg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初唐峥嵘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