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陈堪都忍了,毕竟他做得多,自己也吃不完。 但当李四第三次路过后,桌子上蒸鱼的盘子便消失不见的时候,陈堪终于忍不了了。 “你他妈是猪吗?” “连盘子也吃下去好不好?” “偷偷摸摸的样子,成何体统?” 被现场抓包的李四并没有半点不好意思的表情,只是默默的将藏在怀里的盘子放回桌子上,但盘子里的鱼,别说鱼,连葱都没给陈堪剩下一根。 陈堪扯了扯嘴角,默默的扒完碗里最后一口饭,随后意兴阑珊的回了房间。 陈堪一走,一群大老爷们儿便迅速上前将陈堪锅中的鱼汤和虾油焖饭分食一空。 没法子,不是他们不懂得上下尊卑的道理,属实是侯爷做出来的饭食太好吃。 这一次船上没有厨子,他们吃饭也只能自己动手。 但以他们的能力,能将米饭煮熟已经是不易,更遑论做出美味的鱼汤。 反正他们跟随陈堪已经好些年了,大家平日里都是以兄弟相处,谁吃不是吃啊! 回到房间,陈堪还是觉得以后再出门的时候得带上厨子,最不济也要准备一些干粮,不然靠这些亲卫,他们早晚要饿死。 半个月之后,宝船终于驶进了长江航道。 一进入长江航道,陈堪便发现往来在大江之上的船只比他离开京师之时,最起码翻上了一倍。 当然,这些船只,毫无疑问还是得给陈堪乘坐的巨无霸宝船让出航道。 好在大江足够宽阔,能够容纳更多的船,一艘宝船自然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陈堪站在甲板上,十一月的江南虽然没有下雪,但也很冷了,所以陈堪已经换上了洁白的狐裘。 望着眼前来来往往的船只,真真是百柯争流千帆竞发,热闹至极。 河道上有尖底的海船,也有平底的河船,但无一例外,所有的船上都拉满了各种货物。 这一幕在重农抑商的大明来说,绝对是非常罕见的。 但陈堪很快便想明白了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郑和。 郑和去了一趟日本之后,大明与倭国之间来往的船只便络绎不绝,大明从倭国运回来的银子更是一次比一次多。 虽然每一次都是打着做生意的名义,但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变相的掠夺。 倭国银子多,所以倭国的银子不值钱。 大明的货物又是倭国紧缺的,大明提出要用倭国的银价结算,倭国根本就没有拒绝的余地。 因为除了大明以外,倭国周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提供这么多大宗的物资。 那些被带入大明本土的倭银,只需要道户部容成银锭,摇身一变就变成了银行的储备金。 银行的储备金多了起来,自然便可以印制更多的宝钞。 这些宝钞经过大明商人的手被带到了大明的每个角落,有的商人甚至已经将宝钞带出了国门,最远的已经到达了东南亚一带。 而宝钞一张纸出去,带回来的却是真金白银或者大明紧缺的货物。 而陈堪之所以说这一切都是郑和造成的,原因也很简单。 商道。 郑和打通了商道。 商道是世界各地货币和货物流转不可或缺的道路。 一旦商道打通,物资和货币就能流动起来。 有了皇家珠玉在前,商人们的胆子自然便大了起来。 况且,海贸上的钱朱棣一个人也挣不完,与其便宜了江南的士绅豪族,倒不如将所有商人都拉进来分一杯羹。 这样大明除了朱棣的内库能够富裕起来,国库也能收到更多的商税。 而士绅豪族的压力,在朱棣看来哪都不叫事儿,你士绅豪族势力再大,也没办法约束商人。 更不要说这些商人还是交了保护费的,就算你士绅豪族势力想要对这些商人下手,也得先过了户部尚书蹇义那一关。 蹇义可不是王钝,能够任由他们拿捏。 那是一个疯起来连自己都砍的家伙,钱进了他的口袋,士绅豪族想让他吐出来,除非他们已经做好了两败俱伤的准备。 士绅豪族有这个胆量吗? 想来是没有的。 毕竟,还有一个朱棣在一边虎视眈眈,两败俱伤的情况下,只会便宜了他们眼中的篡位者朱棣。 陈堪眼前这些比去年多了一倍的商船就是明证。 现在户部,士绅豪族,皇家形成了一个三角形,他们之间稳定下来,大明的海贸便也有些畸形的繁荣起来。 但在陈堪眼里,这点畸形也不过是早晚会被时间修正的一道疤痕而已。 毕竟商人的天性就是逐利的,一旦让他们尝到海贸的甜头,太祖爷片板不得下海的禁令也就成了一张空令,被废除是早晚的事情。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