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答道:“说来话长,我来自基层,见过千家冷暖,看过万户悲欢,深知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困难。场领导也想解决这个问题,无奈基建资金不够,他们又不想伸手向国家要。我看在眼里,急在眼里,关键时刻,领袖的思想启发了我。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大胆地提出了这个建议。没想到场领导就是这么重视群众的意见,很快就召开了讨论会,还让我在会上发言。第一次发言我十分紧张,好在我们三分场的何书记,我们生产科的宋科长,以及总场的谢秘书,都亲切地鼓励我。我顺利地发了言,壮着胆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 之后,我们纪书记力排众议,开启了这个项目。纪书记的初衷是美好的,政策是英明的,广大职工深深感动,就说领导心系群众,我们群众也要体谅领导。得知基建科人手不够,我们全体群众就一起义务劳动。我也跟大家一起搬砖。我们搬的可不是普通的砖,是革命的砖,每一块砖头都在奠基我们社会主义的大厦,每一块砖都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台阶。” 袁记者一脸震惊地看着杨君苏,随即他不好意思地说道:“杨同志,你说得很好,我想把你的原话引用到文章里,可是我没记全,你能不能再说一遍。” 杨君苏面带微笑,说道:“袁记者,怪我语速太快了。我再说慢一些,你慢慢记,不着急。” 于是,她用缓慢清晰的把原话重复一遍。 刚跟杨君苏有点头之交的温连长经过这里。 他不由得放慢脚步,听了个完全,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怪自己见识太少。 杨君苏跟记者重复完自己的原话,袁记者确保自己每一句话都记清楚了,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不好意思地道:“杨同志,麻烦你了。我刚上班业务还不太熟。”人家老记者都有速记的本领,不用让采访对象老重述。 杨君苏诚恳地说道:“袁记者太谦虚了,我觉得你问纪书记的那几个问题的角度特别好,挖得特别深,你有着老记者的职业敏感,还有年轻记者的锐气和朝气,你让我重述不是业务不熟,而是对工作认真负责。” 袁记者简直是心花怒放,他忍不住跟杨君苏用力握手:“杨同志,你这么年轻就这么厉害,以后一定会大有前途。你以后有空可以来报社找我,我的全名叫袁洛。” “好的,袁洛同志。” 两人正要道别,袁洛一转身就看到了温同志, 袁洛热情地招呼道:“温同志,你也来开会了?” 温致远朝袁洛点头:“袁记者,我负责会场的安保工作。” 袁洛想着杨君苏也是熟人了,就想跟两人引荐一下,就说道:“杨同志,这位是温致远温同志,是咱们县武装部的。” “温同志,这位是杨君苏,胜利农场的。” 两人互相打量一眼,同时客气地伸出手:“温同志/杨同志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袁洛又多补充一句:“杨同志,这位温同志的叔叔就是你们农场镇上人民饭店的厨师温大厨,他做的鱼是一绝,我上次去采访吃过一回,一直念念不忘。” 杨君苏恍然,对温致远的态度略好一些:“温同志,你叔叔的厨艺很好。” 温致远牵牵嘴角:“谢谢杨同志,你也不错,文武双全。”打起人来虎虎生威,忽悠起人来一套一套的,可不就是文武双全吗? 袁洛笑了一下,他并不知道两人之前的过节,只觉得这个夸奖真是别致。 杨君苏也笑着回敬道:“温同志下得了厨房,钻得了丛林,也是个人才。” 温致远纠正道:“虽然我叔是厨师,可我并不会下厨房。” 杨君苏略带遗憾:“那可真是可惜了你家祖传的厨艺。” 虽然她跟狗都能聊,但也未必跟所有人都能聊。她跟这个温致远话不投机,那就别尬聊了。 杨君苏说道:“抱歉两位,我们纪书记在等我,我得过去了,咱们下回再聊。”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