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也是不凑巧,顾佐选的这处西南角之地,正好就挨着督察院,远近之处奔赴而来想要找份工的普通百姓把这里弄得成天喧嚣不止,朱厚照还收到了好几封御史奏疏,全都是参顾佐的! 皇帝则把这些奏疏原数掷回,说他们狭隘、虚伪! 顾佐在现场时,还有御史上、下值房的路上会指指点点。他这个侍郎也不是小官,根本不理,“陛下怎么说的?少府所行之事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利国利民之事,几名御史为的却是自身受了打搅的个人之私,想不到这一节上疏是为狭隘,想不到了这一节还上疏是为虚伪!” 皇帝的话入木三分,骂得这帮人也只能把头缩回去,一时间顾佐也觉得心怀大畅。 但话说回来,人多、情况就多、三教九流什么都有,所以容易出问题,为此顾佐还把干过这件事的国子监祭酒张天瑞给请来。 张祭酒胆儿小,一开始是使得笨方法,就是家也不回了,吃在工地、睡在工地,两只眼睛死死盯着。后来慢慢得也有巧劲儿,比如说,不能什么人都要、不能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管等等,他也要有得用的人。 现在这里,前三日还好,牌子刚挂起来,但到了第四日,正阳门下就开始人头攒动,挤也挤不动,这是官府的活儿,皇帝盯着的,干活儿给钱还管一顿白米饭。 没有人打人,没有人闹事,同乡抱团的在中国人身上发生倒是常见,但谁敢在这里相互斗殴? 是怕锦衣卫没活儿干嘛? 这种环境,虽然辛苦,但是对于这个时候大明百姓来说,在这里干活基本就是天堂,甚至比当佃户还好。 顾佐在远处瞧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不由想到皇帝当日的话。 “在下原先还不明白陛下急得什么,但看这么多人抢一份活计才明白,几万张嘴远比营造什么更重要。” 大明到了这个时候,土地兼并严重,很多百姓其实是无田的,不做这个活儿,那就是流民,现如今湖广荆襄一带就有流民问题。 往大了说这是稳定问题。心眼小儿、不花这个银子,往后就要筹集那么多的军饷去平叛。 “这么多人,要吃饭于是要有小饭馆儿,生病了要抓药于是有药房,孩子读不起私塾,就只能去书院学些杂学,所以学院才建了那么大。” 张天瑞说完这话看顾侍郎嘴巴张得老大,解释道:“陛下说的,我可想不到。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京师热闹、繁华,这才叫大明盛世。” 如果到处一片萧条,还要歌功颂德,自封盛世,那其实就不攻自破了。 说着,张天瑞指向数支排队队伍中的一人,“少司徒,看那边。” 人群汹涌之中,有一个女子后面背着一个婴儿,左右两只手还拉了两个男孩,好在两个男孩都已是半大的少年,高一些的卷着袖子倒还像挺会干活儿的人。 “应是母子三人吧,怎么了?” 张天瑞有些回忆的神色,“那位母亲来找活儿的时候,身边两个儿子才这么高。” 他用手比划了一下,到自己的腰部。 “本不想收她,因为她又要照顾孩子,怕是顾不得干活儿,但……后来还是收了,眼下两个孩儿长大,也算是熬出头了。” …… …… 大儿子有十六了,小儿子十五。姓盛,名字也简单,哥哥三树,弟弟四树。 他们是顺天府人,父亲死了之后,家里的田产被无良的亲戚夺了去,一个农民之家,稍有变故便是跌落赤贫的境地,当年盛母要饭来的京师,没办法在这里弄了个扛木头的活儿。 半大小子,吃垮老子。几年下来虽然节省,但是兜里的钱,还是没有多少。 如今官府又开始招工,盛母听闻消息,开心的什么也不顾,赶着两个儿子就过来。现在还多了个妹妹家养不起的小女儿,四张嘴,总是要吃饭啊! 一家人全指着这个,盛母说什么也要跟来。 “二弟,你骑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