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在大明朝,还是不要得罪皇太子为好。 这个主意不那么难办,只要找个人把意思传出去就行了,现在雍王还在京城,程敏政作为曾经侍读雍王的人,是人家老师嘛,劝上一句怎么了? 皇帝都能劝,雍王不能劝? 至于岐王,他已在弘治八年就藩,太远了点。但解决一个是一个。 所以当外间这种声音渐渐多起来的时候, 程敏政也觉得不对劲,他大概算是直觉很准的人,找到吴宽的时候,直接就说出自己的怀疑,“以往朝廷里,哪有这么……这么损的计谋?而且我在京中也未与人结仇啊。” 他其实就是暗指,这事儿应该是皇太子在背后推动。 不过吴宽也没有就这么听信,他是与太子‘交手’多次的人, “如果是克勤你猜测的那样,那殿下为什么要这么做?克勤,可别着了相。” 太子做事,绝不会毫无理由。 更不会就是为了报复他程敏政一下,这算个一般人的理由,但绝不会是东宫那种天纵之才会有的理由。 因为不上台面。 吴宽分析的一套一套的,问道:“东宫与陛下本是一体,陛下若不同意,东宫会挑动人来反陛下?怕是直接去说更为轻省一点吧?” 两个老头儿对视一眼,互相确认了眼神。 程敏政:“这么说来,应该不是东宫。” “其实是谁已然不重要。”吴宽都已经开始替程敏政捏汗了,“现在有这样的声音传出,你若是不去说服雍王,必定是口诛笔伐。若是去了说服不了雍王,那也是你为师不善,教不出好学生,若是去了说服了雍王……陛下还可能不高兴。” 因为皇帝现在明显是要同意雍王所请的。 你们这些文臣抗旨不遵就算了,直接给我来个釜底抽薪是吧? 所以说刘瑾都觉得这是纯纯的损招儿。 程敏政一听自然是一个头两个大。 “这样看来,我也只有向陛下力谏了。” 力荐,如果答应了,那自然皆大欢喜。如果不答应,他程敏政也至少是个直臣。 既然如此,他程敏政这个决心也就下了,忽然很正色的说:“原本,上疏谏言就是臣子的职责,如今刘阁老欲为天下百姓谋一活路,我自当追随,责无旁贷!” 第八十七章 太子怎会有如此疏漏? 在京城的皇宫内院,朱厚照撞见了雍王,想来他也是为自己的那件事,多番觐见。 雍王身着蓝色四爪袍,十八岁的少年,又是皇室,自然是一个风流少年。 当然了,见到朱厚照,他还是要主动迎上来拱手见礼, “见过太子殿下。” “雍王叔不必多礼。”因为之前过年时见过,所以朱厚照是认识的,“这是刚见了父皇?可是为就藩衡州之事?” 雍王回道:“确如殿下所说。三月开春,天气日暖,按制已定了就藩地的亲王不能在京中久留。” “这样说来,以后想要见到雍王叔怕是也不容易了。” “殿下要保重自己。” 朱厚照心想,我有什么好保重自己的,你要保重自己才为要紧。 “雍王叔。” 太子殿下要说话,虽然他是长辈,但是雍王只能以臣子论,“臣在。” 朱厚照边走边说:“父皇夙夜辛劳,如今不过青壮之年,两鬓已有白发。现在朝廷北边要打仗,各省灾报又不断。父皇什么性子,雍王叔也明白,他肯定想照顾周到,不过若有不如意之处,还是请雍王叔多多体谅。” 他这个话是替亲爹说的。也是替自己说的。 到时候真的就不给他们土地,这些藩王有什么怨言过来,弘治总归是会难受的。 他一难受下一个藩王再奏乞,谁还能拦着他? 那到时候不就是增大了朱厚照的‘工作难度’。 所以说可以请他们体谅一下,那就最好。不行也无所谓,反正就是动动嘴巴,万一有用呢? 这叫一本万利。 雍王不敢多言,演出了份惊慌惊恐,“殿下哪里的话。臣的一切都出自君恩,无论如何都是以皇兄为先。” 朱厚照看了眼他, 这人现在大概还不知道弘治皇帝已经改了主意。 所以讲起这话来一点儿都不心疼,就是不知道真的‘不从所请’的时候,觉悟还有没有这么高。 “谢雍王叔。以后若得空,侄儿还是要请您回京团聚的。” 雍王自然是谢恩。 恰此时, 宫廷廊柱的拐角处,走来一个步履颇快的宦官,这是东宫的人,他到朱厚照的跟前跪下:“启禀殿下,内阁刘阁老、李阁老、谢阁老,詹事府吴大人、程大人请见殿下,已经在候着了。” 雍王眼见有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