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他们的长相后,低声向他们通报:“这些人看着像苏联那边的。” 果然,刘小源的话音落了没多久,就有人互相交头接耳地传递消息—— 这一队人是苏联共青团来北京交流的代表团,听说京大今天有迎新游园晚会,特意来交流并表示祝贺的。 然而,大饭厅里被炒热的气氛,渐渐便冷却了下来。 虽然大学里大部分课程用的还是人家苏联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大家从小学的外语又都是俄语,但是中苏的关系在最近几年已经很紧张了,谁敢跟你“交流”啊? 在这个政治敏感的年月,家里稍稍沾点海外关系都能被隔离审查。 戴誉寝室里还有两个活生生的例子。 他后来才知道,那个名叫李晨鹏的山东大汉,其实是贫农出身。之所以政审没通过,是因为他在高中时处了一个中日混血的对象。 即便两人的关系早已因为女方的远渡日本而结束了,但是这段感情经历,仍是影响了李晨鹏的前途命运,刚报到就被学校通知转系了。 所以,面对这个局面,新生们的心里都是打鼓的。 苏联代表团提出来,想跟中方的青年大学生们进行交流,但是谁敢上去交流啊? 可是,拒绝与对方平等交流,又显得中方的学生们过于软弱怯懦,大家自己心里也觉得有些没面子,好像我们怕了你们似的…… 大饭厅里一时有些安静。 这个时候,即便是校领导,也不好多说什么。 前几年学校里就经历过一波运动,没有人是安全的,他的任何言论,都有可能被人误解放大。 眼见场面陷入僵局,女报幕员夏露,也在台上等待领导的决定。 这时,坐在第二排最旁边的戴誉,猫着腰起身,向隔着一排的那位刚表演完手风琴独奏的女同学,借来了手风琴。 带着手风琴走上台,对有些手足无措的夏露说:“演奏一首《祖国进行曲》吧!” 夏露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赶忙背起手风琴,调试了几个音后,《祖国进行曲》的前奏便在大饭厅里响起了。 《祖国进行曲》被称为苏联的第二国歌。 解放以后,经过中方作词人的重新填词,这首歌在国内便迅速风靡起来。 在场的青年学子们没有不会唱的。 手风琴特有的穿透性的音色,让最后一排的观众也能听到音响。 戴誉这会儿也不嫌丢人了,拿着话筒,扯着他的破锣嗓子就领唱了第一句。 “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它有无数田野和森林。我们没有见过别的国家,可以这样自由呼吸!” 有了他的带头,大饭厅里上千名新生纷纷起立,随着手风琴的伴奏,唱起了他们所熟悉的旋律。 苏联共青团的代表团成员们,没想到中国的学生们竟然全都会唱自己祖国的歌曲。 短暂怔愣片刻,便一起加入进来,用自己祖国的语言,唱响自己祖国的歌! 听着自己几近跑调的歌声通过喇叭的扩音,在大饭厅上空回响,戴誉觉得他简直神气极了! 以歌会友,也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嘛! 第90章 一曲终了, 大饭厅里响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 苏联代表团的青年们不但随着新生们一起鼓掌,还互相拥抱欢呼着:“乌拉!乌拉!乌拉!”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