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好,但朕以为,再稍稍宽容些更好。 太子,义理是义理,人情是人情。法家之所以难敌儒家圣道,便是短了这一点。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这是处世之道,也是治国之道。因为治国,终究是在治人。 太子想想看,既然你心里早早就对薛王氏和那薛家子有了提防,那么以你的身份地位,想要看住他们作妖,其实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原不需弄到这个地步。 朕知道你的道理都是对的,但太子却忽视了,这个道理会对薛氏女带来的压力,也会给你自己带来困扰…… 朕说这些,自然不是为了薛氏女,而是为了太子。 太过较真儿的人,往往很难活的舒心如意,你四伯便是这种人,他打小就极爱较真,所以一生极苦,害人害己…… 太子,你天资奇高,朕不担心你能否成为圣君,朕只担心你能不能过的舒心自在……” …… 荣国府,荣庆堂。 包括黛玉在内,贾家一家人呆呆的看着叶清。 叶清并不在意众人瞩目,这对她来说再平常不过。 她笑道:“便是如此……宫里皇贵妃身子不好,夜里做梦时梦见了菩萨,指点她若想母女平安,需有一至亲在佛前虔诚诵经三年,不可见人。你家太太听闻此言,便义不容辞的去你家家庙里念经去了。还有薛家那位,听说礼佛能保佑儿女平安,也进去了……对了,贵妃还说了,想念家中姊妹,她如今身子不好出不得宫,便央了太后开恩,接贾家姊妹进宫住些时日。等出了国丧朝廷办了登基大典后,太子就要娶亲,送林妹妹出宫时,再一并送回来。时间紧急,大家收拾收拾,随我们一道进宫罢?” 贾母闻言都懵了,王熙凤、李纨等也是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迎春茫然不解,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好好的要进宫? 探春、湘云则一直低着头红着脸,当什么也不知道,只听亲长做主就是…… 唯有宝玉,听闻叶清之言,如遭雷击! 整个人似被五雷轰顶,方才他听他娘去礼佛时都未曾这般崩溃。 若非贾政早有提防,此刻眼神凌厉的盯着他,宝玉此刻早就扑到贾母怀中大哭大闹起来。 他现在唯一期盼的,就是贾母能明白他的心,万万不可将姊妹们都送进宫去!! 就听贾母迟疑道:“都进宫?” 贾母不是傻子,见识也比单纯的黛玉广远些。 叶清那套“进宫数日待国丧后送黛玉回家备嫁再一道送归”的说法,哄不住她的。 自古何曾见过在宫里过夜的臣子家的女儿,还能清白出来的? 就算是清白的,可谁信? 见贾母似不乐意,叶清差点气笑了,道:“太夫人,依我之见,你家还是早做准备为好。今儿太后还同皇上说,天家只太子一条血脉太过单薄,要为他宫廷选秀。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宫中捡选。你家几个女孩子年岁也都到了,若不早先入宫好在太后面前露个脸,真等选秀进了储秀宫,在成百几千的宫女里熬,那才悔之晚矣。若运气好能熬出头倒罢,若不能,就要学习绣锦、执帚之技艺,在各宫当差。再想出宫,就要等二十五岁以后了……” 在这个过了三十就能自称老妪的年代,在公认碧玉破瓜之年才是最美的当下,莫说三十岁,就是二十五岁,也已经过了人生最好的年华,纵然没有出嫁,也不能被称“姑娘”了,而是“姑姑”。 这番话,连迎春都唬白了脸。 怪道元春省亲时哭诉,宫里是“不得见人的去处”…… 贾母虽不信,因为她相信,从贾家出去的那位就算再忘恩负义,也断不会亏了这几个姊妹,可是这位太后侄孙女把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也没有她再说“不”的余地了,便道:“若如此,的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