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的家常衣裳,但身姿挺拔,气宇昂扬,一看就是军官的派头。 他和妻子儿女就住在场部旁边的一个院子里,屋内设施很简陋,此时一家五口正在吃晚饭。 摆在木桌上的饭菜十分简单,一盘腌菜,一盘炒洋丝瓜,一盘苦菜炒腊肉,但菜多肉少,只有寥寥的几片肉。 主食倒是不错,是白面馒头。 他们一家子都是北方人,更习惯吃面食。 刘书记给佟珍珠的印象是不拘言笑,可这会儿见到两人来了,竟然笑了,“运昌来了,吃过没有,坐下来一起吃吧!” 许运昌当真不客气的拿了两个竹凳。 刘书记略显意外的看了一眼佟珍珠,这个女知青他当然认识,就是几年前把陈四海捅了一刀的那个北京姑娘。 听田场长说,似乎现在劳动表现还不错,而且早早入了党。 运昌前几天说处了一个对象,没想到竟然是她。 作者有话说: 不知为啥“主动”这两字能给我口口了,笑死。 第十三章 佟珍珠笑着说,“刘书记你好。” 刘书记说,“小佟是吧,也坐吧。” 她把带来的一包点心递给刘书记的爱人,挨着许运昌坐下了。 刘书记问了许运昌父母的近况,得知教授夫妻在五七干校还算不错,“河北的气候和北京差不多,没那么潮,这点还好,就是不知道干校的居住条件如何,老师的风湿病没犯吧?” 许运昌的父亲许梅之早年曾做过高中教师,刘书记是他的学生,刘书记叫刘国强,是个孤儿,跟着爷爷奶奶过活,高一的时候老两口都去世了,许梅之把他接到自己家里,管吃管住管零花,一直到刘国强军校毕业,才算是让他出去独立了。 所以许梅之和刘国强不是单纯的师生关系,有半个父子之情。 许运昌说,“还好。” 其实他父母的情况,他也不是很清楚,因为他们每次来信都说很好,对于干校的情况总是一带而过,反而十分关心他在农场的情况,特别是他的父亲,每次都会嘱咐他好好表现,争取入党。 许运昌的父亲许梅之当了半辈子的教授,还有文人的天真和较真,他自以为,许运昌被他强压着写了划清界线的保证书,如果表现好,就应该可以入党,可以凭推荐上大学。 他的儿子那可是公认的优秀,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上大学。 佟珍珠没怎么吃菜,那个腊肉更是一口没碰,但就着咸菜吃完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大馒头,刚出锅的馒头咬一口浓郁的麦香,面发得好,还特别劲道,可真好吃啊。 农场只种了很少一点小麦,平时食堂根本吃不上,三五个月能蒸一次馒头吧,可食堂的人不会做,回回都做得硬邦邦的,白白糟蹋了好面粉。 刘大嫂是山东人,面食做得好,笑着问,“佟知青,吃饱了没有,我再给你拿个馒头?” 佟珍珠说,“饱了,嫂子您叫我珍珠就行了,不是我夸,您这这馒头做得可真好。” 吃过饭,刘书记和许运昌聊了一会儿农场的事儿,许运昌忽然说,“强哥,珍珠的条件,推荐上大学应该没问题吧?” 刘书记挺爽快的说,“没问题,小佟同志的确表现的很好,又是党员,今年如果多一个指标就是她了,明年指定会有。” 许运昌扭过头,冲佟珍珠得意的挤了挤眼睛。 落在刘国强两口子眼里,那就是小情侣之间的眉目传情了。 佟珍珠有点不好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