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已经有钱的人来说,挣大钱,还有新的欲望,比如为子女打物质基础。自己拥有不退的影响力,保持支配权的快乐等,都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 还有的道德标杆,一生都是在被质疑中度过的。有人总觉得,某些人的壮举是假的,因为自己做不到。凡是自己做不到的事,别人肯定也做不到。如果他做到了,要么事实假了,要么有其它原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认识论上是有道理的。因为,人们不愿意相信自己不理解的东西。 不要试图理解与自己精神层次不一样的人,因为精神境界的高低差距,在这个世界上,甚至比物质世界还要大。比如,有一种人,就从来不相信和尚是真吃素的,因为他觉得,不吃肉,简直在世界上白活。 其实,对于已经长期遵守戒律的和尚来说,吃肉,等于给他们苦刑。有的和尚在建国后被迫还俗,还结婚生子,但依然把吃素的习惯,保留到终身。 孔子当年,甚至被自己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子路误解,因为南子的事情。南子美出了名,也妖出了名。孔子几次找她商量政事,子路就猜测了。子路以为老师肯定被美色所诱惑了,对老师提出批评。 作为血气方刚的年轻的猛男子路,他这样想肯定是用将心比心的办法得出的结论。这事搞得孔子被迫用诅咒发誓的方式,在子路面前证明自己的清白。此事被记载在论语中,可见是多么严重。 更何况,我们这个社会中,绝大部分的人,精神境界根本比不上子路的。 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但我们普通人,总爱将心比心,误以为用自己的认识方式来比较别人的心理状态,是比较可信的。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夏虫不可以语冰,就是这个意思。况且,人们能够清醒认识自己吗? 那个传说已经二十年了,虽然越来越淡漠,已经很少有人提及,但遇上相关偶发事件,还是会被人提起。 这个偶发事件,发生了两起。葛校长一生为人的光芒,人们如同看太阳一样,总有人在寻找那个黑子。 陈师傅去世,他所在分厂的职工,大部分都已经去了,其中就有少数人,在事后悄悄嘀咕:葛校长也亲自来了呢。 耳语的内容语焉不详,但有几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葛校长对陈师傅一家真是太好了,陈师傅的婚姻有他的功劳,陈师傅收养的儿子,也有他的功劳。就连陈师傅去世,也是他亲自率领全家人来帮忙。这说明,他们之间,肯定有不寻常的关系或者恩情。 从这个思路上耳语的人,大多是肯定葛校长的为人的。大家都不得不承认,葛校长帮助过的人和事是太多了,只不过对陈师傅一家更好些而已。当然,陈师傅也是个好人,按死者为大的传统,大家不免回顾了陈师傅的好。 还有一个方向,就比较叵测。就是为什么?有人猜测,是因为那个孝子,陈冬的关系。因为陈冬是葛校长格外关注的人,甚至,把他当家人照顾,拿小葛老师的照顾名额,让冬子上了容高,这就很不一般。要知道,葛校长虽然老做好事,但很少给人开后门。是不是这个原因呢?耳语者们都不说答案,甚至有几个人谈到此处时,双方用疑惑或者心照不鲜的目光,互相有一种交换秘密的欣慰。 其实,这个思路在二十年前都有,只是近年很少提及了。最终,到了芦花去世,这事才被很多人翻了出来。当时,参加葬礼的,廖苕货的妈,也在场,听了一个大约。 廖苕货的妈,曾经跟陈师父一个分厂工作,当然,这两次葬礼她都去了,也都看见了葛校长。但是,第一次去,那种消息传播范围极其有限,她根本没机会听到。第二次,被她听到了。 当然,最开始,这个消息还是让她震惊的。太具有颠覆感了,虽然她不信,但不意味着她没有兴趣。她与丈夫都当过葛校长的学生,这种故事与当年的印象之反差,足以让平静的生活,有某种跳动感。 到了这个年纪,她与丈夫已经没有太多互动了。丈夫在炼钢高炉上班,重体力活,回到家喝点酒,脾气就大一点。偶尔对孩子吼叫对她粗暴,她都差不多习惯了。最近两年,为孩子的事,他们之间,唯一的沟通就是互相埋怨。 她总怪他对孩子的教育方式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