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944章 光复大汉全境


最后两个州,简直痴人说梦。

    所以,哪怕明知“易容改服,弃军逃亡。遇一亭长可缚”,他也没得选择。

    只能是利用谈判的这点时间突围,争取隐姓埋名了。要不就是扮演一下曹操最后的死忠,殉主而亡,好歹留个气节之名。

    荀彧来的时候,刘备是答应了给刘和时间考虑的,所以荀彧也不要求对方马上回答,直接告辞了,让刘和好好想明白。

    ……

    当天晚上,程昱带着守将张郃,这俩人都是觉得自己要么有罪,要么因为有过节,不会有好日子过。

    所以他们只带了几个心腹精兵护卫,换了普通士卒的衣服,想偷偷开北侧城门、然后利用提前预备藏好的渡船,逃离包围圈,从此隐姓埋名。

    许攸也是不约而同做了同样的选择,但因为“不约”,所以走的路线并不完全一致,时间点也不同,许攸跑得更晚一些。

    因为汉军才第一天抵达鄄城,所以确实没来得及彻底合围,城北门外不远就是黄河了,汉军主要是围另外三面。这些人就看似顺利地出了城。

    可惜,程昱张郃刚刚驾着小船试图渡过黄河河面,汉军的巡逻战船就出现了。一行人匆忙跳河躲避,却布防冬日寒冷,穿着皮甲坠江虽然不至于沉底,却也很快手足僵硬,难以持久。

    最后程昱张郃还是被汉军水师用搜索渔网捞了上来,但已经溺水身亡。人死罪消,也不再审判了。

    张郃本来也罪不至死,是他自己担心得罪过刘备阵营高层、会不得好死。至于程昱,判可以不判,但他的问题还是要在史书上写明白,有个定论。

    许攸行动力比程昱还迟钝,因此当时他还没上船,就发现前面黑暗之中有船被截获、有汉军水师巡逻。

    许攸这人终究怕死,不敢再下河,在岸边被赶来的巡逻队抓获,五花大绑。

    严格来说,许攸这人也算是三次劝主造反,或者劝主“接过造反的接力棒”、另立朝廷,车裂俎醢示众也是没问题的。

    到时候把许攸拉回洛阳处决,也好给关东伪朝的覆灭来点仪式感,就好比当初光复定都长安时砍了个贾诩,

    现在迁都洛阳后还没审判处决过什么重量级人物祭天呢,就让许攸当贾诩第二好了。

    天亮之后,潜逃者们的下场,也传回城内,刘和等人愈发人心惶惶,而且听说守城主将都逃命被堵在黄河上淹死了,那还守个屁?

    刘和肉袒自缚负荆,亲自按老规矩出城请降,旁边跟着华歆孔融。

    刘备也是按老规矩,亲去其缚,但义正词严当面数落其害父逆父罪行、玷污了故燕王的美名和遗志。

    同时,刘备找了刘和的庶出弟弟刘平,宣布让他继承刘虞的燕王爵位。改回广阳郡为燕国,以蓟县周边为封地。

    华歆被削职为民,孔融降级为鲁郡太守,回去当个地方官。

    李素对刘备定的这些处理意见,也没有任何谏言。

    因为他知道,华歆的罪行没有《演义》里说的那么夸张,正史上华歆、王朗虽然都支持了曹丕篡汉,但也勉强算是拨一拨动一动的性质。

    跟那些誓死不屈的汉臣相比,他们确实是有愧的,但也不是主动撺掇劝进的人。

    更多是一种“我一个文人,改变不了什么,魏王逼着我干,我就算一死了之,还会有别人愿意来干的,所以也没必要无谓牺牲了”。

    所以,不肯为汉牺牲,也不能算什么罪过,如今担任了伪职,褫夺官职就行了,这种腐儒也没什么威胁。

    相比之下,在“劝进”问题上,华歆王朗的罪过甚至还不如陈群来得重。

    陈群不但建议了九品中正制,在原本历史上,他还一再劝曹操称帝、劝曹丕称帝。后来跟司马懿一起辅政期间,也各种帮司马懿沆瀣一气。

    所以鄄城伪朝官员中,陈群就算有才干,也必须先稍加改造,洗心革面才能任用。

    另外,一直没被曹操找到机会杀害的袁谭,居然也熬到了有机会投降。当然他投降时并没有实权。

    曹操在掌握关东朝廷后,一度把袁谭明升暗降、褫夺了其对地方的控制权,改为卫将军。

    袁谭本人罪孽不大,但他是袁绍的儿子,袁绍另立伪朝的罪行,刘备肯定要重新清算、盖棺定论。袁谭被株连到什么程度,就要看具体审判了,或许能保住性命。

    ……

    刘备把刘和这个最大的问题解决后,在鄄城驻留数日,忙于清理甄别伪官。同时派了一小队骑兵护送荀彧继续东进,配合赵云招降剩余州郡。

    不久之后,二月初八,东边传来赵云的M.zGxxH.ORg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