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将会给交战双方带来无数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 英法也同样非常清楚,随着百战军北伐开始,战争已经到了决定性的阶段,现在在租界每多取得一次胜利,都会使百战军面临严峻选择...... 七月十一,上海之战爆发后最具有决定性和代表性的一次战斗在法租界之马斯南路发生。 在这里聚集着超过两千名英法士兵,江面上的军舰也昼夜不停的发出助威的吼声。 而为了夺取马斯南路,百战军聚集了四千五百余精锐士兵,以二倍之敌的兵力优势,强行在七月十一日这天展开攻击。 李秀成、司马启明这两员百战军的大将亲自出现在了前线。 尽管英法联军拥有绝对的炮火上的优势,但是他们的士兵始终不多,即便算上不断增援到上海的力量,这两千步兵已经是他们最主要的防御兵力。 在双方炮火的互相对射中,大地在颤抖,房屋在颤抖,牵动着人的心也在颤抖...... 教堂、印刷所、天文台、或者是藏书楼,每一处都成为了阵地,成为了双方反复争夺的地方。 十一日这一天,百战军接连组织六次攻势,强行夺取了印刷所和天文台这两个据点,但是到了十二日这天,英法炮火开始猛烈轰击,伤亡骤然增大。 随后英法士兵开始反扑,利用炮火压制,黑压压的士兵压了上来,火枪火炮不断交织起强大火力,企图重新夺回这两个战略要点。 负责前线指挥的李秀成和司马启明并没有立刻增派援军,而是沉静的注视着战场上发生的一切....... 英法军队的进攻重点放在了防御相对比较薄弱的印刷所,六百名英法联军士兵,前后进行了两次反扑,但一直到了中午时分依旧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下午,司马启明下令投入援兵,由圣母院路英法联军之侧翼进行打击,而几乎就在同一时刻,李秀成所部也开始挺进拉都路,与圣母院路形成互相呼应之势。 英法军队很快发现了这一战略动向,迅速投入大量炮火,企图将这两股敌人截断,进而确保自己侧翼安全。 在英法联军猛烈炮火的轰击之下,百战军顽强推进,至傍晚时分,圣母院路全部,拉都路大部都已经落到了百战军之手,对英法联军的侧翼攻击准备已经完成。 而同样的傍晚时分,英法联军的猛烈炮火的协助之下,再度攻占印刷所,并将天文台之百战军孤立在了战圈中央。 这个时候战场的形势变得犬牙交错起来,马斯南路中央是数百名百战军士兵防御的天文台,外面是两千余百战军不间断的进攻,而在马斯南路左右两翼,则形成了圣母院路及拉都路两路人马随时可以投入战斗的态势。 到了夜间,炮火忽然停止,只有无数的火把在那闪动,攻防双方似乎形成了一个默契,谁也不愿意抢先发起攻击,而都在那里等待一个最好的机会出现....... 繁星点点,夜色如水,酣战了一天的上海,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得到难得的平静。 士兵们还没有入睡,依旧在那紧张的忙碌着,构筑工事,加强防御。大量的侦察兵不断的往来频繁,一份份的情报不断的传送到了各级指挥将领的案几之上。 司马启明、李秀成、李汐瑜这三名最高级指挥也同样在那忙碌着,分析着案几上越堆越高的情报...... 这是所谓的“内军”和“外军”高级将领之间的一次配合,起码到目前为止看来双方还都比较之的满意...... 李秀成应该感到欣慰,在这里自己再也不用受到任何牵制,完全可以一展自己胸中抱负,尽情的把自己的全部才华都释放出来。 司马启明和李汐瑜这两个“内军”将领,也同样有愉快的资本。虽然依旧对李秀成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偏见,但起码仅仅在上海而言,这些矛盾已经被最大化的隐藏了。 “这里,司马将军,李将军,明天天文台将决定这次战斗的成败。”李秀成指了一下地图: “只要天文台能够坚守上六个时辰,从左右两路,以及中间同时发起的进攻,就有极大把握突破洋夷阻挠,同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击溃这股敌人。 从我们得到的情报来看,这里的敌人,已经是英法联军最后力量,一旦失败,起码在三十到六十天的时间里,洋夷将很难再得到增援兵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