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233节


林总兵姜让见朱燮元不断去看那个王威,心中不爽,在一旁插嘴说道:

    “督师,这个王威,本来是做不到总兵的。”

    “去年,他在蓟州给魏忠贤修祠,据说还到京师登门拜访了军机重臣,这才得以晋升。”

    “他可不是什么好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朱燮元闻言,的确对王威的印象降低不少,他文士出身,无论如何,与阉党是不对付的。

    不过他也没说什么,抬手示意继续。

    姜让与姜弼对视一眼,回到队列中不断冷笑,对王威,更加是冷嘲热讽,低声讥笑他是小太监。

    后列一人闻讯出列。

    这是一位年过四旬的老将,他尽量直着身子,说道:

    “末将萧如熏,肤施人。”

    “历任宁夏镇游击将军、平罗参将等职,万历二十年春,平定刘东阳兵变有功,升宁夏总兵。”

    一名身材瘦削的将军出列,抱拳说道:

    “末将郭钦,初为诸生,后弃去。承祖荫,历官固原游击、分守协总兵,万历四十七年时录前功,进固原总兵官。”

    郭钦说完,又有一名将领紧随其后,垂首道:

    “末将姜爽,祖上姜汉,授世职出身,万历四十七年凭祖荫,进甘肃总兵官,协领团练。”

    朱燮元忽然问道:

    “你们三位…”

    榆林总兵姜让笑着回道:“亲兄弟…,督师,姜弼是末将二弟,姜爽是末将三地,出于同门。”

    “原来如此,姜氏真乃朝廷之山西柱石。”

    除这次没算在内的辽东、山西二镇外,其余七个九边重镇的总兵官,仅姜氏将门就占据了三个,其中更有榆林、宣府这种险要之处。

    朱燮元面上和他们打着哈哈,心里却是警惕起来。

    这个现象,朝廷不得不防,需将这种情况禀明圣上,尽早对榆林姜家进行处理。

    九边总兵官自报家门以后,余的诸将尽都一一出列,但这个时候的朱燮元,显然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细听了。

    “……”

    “末将尤世威,榆林卫人,天启元年,累功积官至榆林镇建昌营参将,天启二年三月,调守墙子路。”

    “末将候世禄,榆林卫人,授世职出身,今累官至凉州副总兵。”

    “末将李昌龄,字玉川,镇番卫人,以世职出身,今累官至墙子路参将,守建昌营。”

    “末将渠家祯,父亲渠世芳,祖父渠风,曾祖父渠亮,高祖父渠进。原籍安徽合肥人,授世职出身,今为大同镇广昌路参将,协守桃花堡。”

    “……”

    并不是什么级别的将官都能到督师大帐来升帐议事的,除七大边镇总兵外,将衔最低的也是个参将。

    自报家门以后,朱燮元对眼前这三十六名主要将领有了一定了解,也让他们各抒己见,畅谈战法。

    在场的三十六名将领将衔都不低,出去以后,至少也是领带一军的人物,若非是朱燮元来了,常人只怕还真的难以镇服。

    朱燮元明白,自己虽然有充足的西南作战经验,但毕竟没有去过辽东和草原,不熟悉当地的地势与风土人情,也没有同女真人和蒙古人交过手。

    而眼前这三十六名将领,要么是世职出身,自小就受祖上名将熏陶的将门之后,要么就是久经沙场,以战功升迁的猛将。

    其中更不乏如宁夏总兵萧如熏这种常年驻扎边关,与蒙古人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

    如此重要的战事,朱燮元必须事先做好几个计划,对女真人和蒙古人的战法有一些了解,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看起来,还真要向他们适当的取取经。

    第三百零七章:会诸将议战策

    榆林总兵姜让诸将位序最靠前,威望甚隆,他伸出手制止了诸将议论,走上前说道:

    “这是兵部为我军初拟的行军路线,还有沿途各兵驿的设置地点,谨请督师过目!”

    朱燮元点头,随即望向身后地图。

    此时,诸将之中忽然一声怪笑。

    姜让转头过去,却发现出声的是那蓟州总兵王威之弟王保,后者见诸将侧目过来也是紧张,只顾手足无措地解释,和盘托出。

    原是王保想着昨晚在营中夜御几女的放浪事迹,在心中偷笑,一时不注意,笑了出来。

    消息传出,帐内肃穆气氛一时全无,诸将皆知王保的脾性,俱都哄堂大笑,在下列窃窃私语。

m.ZGXxH.oRG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