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大家也都理解,多是表述之后再叙的。 一般来说,宫里几日内就会有回复了。 贾家那边,哪怕林如海再不甘愿,为着贾敏还有黛玉,他面上也不好做的太过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晚辈。 所以荣国府在第二日也收到了林府的帖子。 贾母脸上一阵阴晴不定,他可算是送过来了,还要推迟几日才能过来。 贾母没忍住一声叹息,他们现在要不是还有黛玉这个外孙女,可能他连这个面上情分都不肯做了。 她又想到了珠儿带回来的那一封信,当二儿子拿着信过来问真假的时候,她一张老脸险些都丢尽了。 她病了一阵,二儿子才没有再提起这件事儿,只是自那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个妹夫了。 她知道,以二儿子的性子,是羞于提起了。 贾母现在想起来还是气得直捂胸口。 她做那么多为的还不是为了这些子孙,为了贾家?! 不然她一个老婆子这辈子什么尊荣没有享受过,什么荣耀没有享受过?何苦去做这些脏了自己的手? 想到这里,贾母一阵唉声叹气。 要是儿孙有出息,她至于去做这样的事儿吗? 她不免又想起了珠儿这个有出息的孙子,这个孙子千好万好,就一点不好,福薄,让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他有再大的才情都没处使去。 然后剩下的……她那寄予厚望的二儿子,她不得不承认,他资质不堪大用,只能再往下看了。 只是谈何容易? 珠儿去世,元春已经进宫,却被德妃娘娘看管的死死的。 家里的钱要了不少,却没法近皇上的身子。 想到这个贾母就忍不住叹气。 在元春去了德妃那里的时候,元春再想去太子那里就不容易了,德妃要和太子避嫌。 元春的目标只能是皇上,以及德妃所出的皇子们、依附着德妃的妃嫔所出的皇子,但那些皇子们日后顶天了也就是一个王爷,哪里比得过太子,日后的一国之君! 如果目标是皇子,还不如盯准皇上,只可惜德妃看的太严了,没有机会。 元春现在别说帮忙,还要家里帮衬。 贾母再不想承认,心里也知道,终究是没落了。 他们家现在说出去是威风赫赫的荣国府,实际上在朝堂上一个说得上话的人都没有,这一回女婿回京,显露无疑。 要是他们朝堂上有亲近的人,怎么可能到他回来了才知道这件事? 连个能上朝的人都没有。 贾家有实权的姻亲有三家,林家,王家,李家。 林家是品阶最高的那一个。 王家的王子腾品阶也不低,但他们贾家现在已经有两个王家出身的儿媳妇了。 要是全部倚仗王家的话,那她们的尾巴就要翘到天上去了。 好在和林家的事没有王家人知道,在别人看来,林如海还是她的好女婿,只是可惜她的敏儿去世了,跟林家的关系到底隔了一层,还劝她给林如海再娶一个,重续姻缘。 她是不想吗? 那是被撅回来了。 她第一次提,林如海在二儿子那揭开了底子,她要是第二次提,那好女婿会不会直接就公开? 哪怕没有证据,她也没脸出门了,贾家女儿的声誉也会被影响,在宫里的元春就彻底没有希望了。 她不能再这么惹怒林家,他的婚事不提就不提,这对贾家是有利的,贾母慢慢的心中有了计较。 只要林家没有续娶,贾家就是几个孩子的外祖家。 他们不敢不敬。 还有她的黛玉,她现在还在路上,等到她到了京城,就是她这个外祖母好好代替她母亲疼爱她的时候了。 有黛玉在中间转圜,日久天长,总是能把过去抹平的。 趁着林黛玉年纪还小,把她的心笼络过来,那就更好了。 林如海在康熙那边还是有些地位的,他回到京城的第三天就进宫了。 出来的时候,看到了在马车旁的琛玉,微微一笑。 琛玉心下就是一松,外人或许看不出,但他是可以看出几分父亲的轻松。 看来这一次陛见是比较顺利的。 确实顺利。 林如海点了点头示意,然后进了马车,和儿子相对而坐。 林如海喝了一杯儿子倒的茶,舒服的叹了一口气,虽然没出什么差错,但他过程中一直提着心,每一句说出口的话都要在心里斟酌了再斟酌,确定无误后才能说出口。 皇上越发有威严了,这么多年未见,对他的事情却还如数家珍。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