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魔王又出手了

第438章 恰逢其会


但不一定所有节目都有冠名商。

    王子安没再多说。

    现在这个时代的娱乐圈,发展得很好。

    流量统治的时代早已过去。

    流量艺人是存在,但给他们生存的土壤不多。

    明星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少,符合市场。

    王子安查看研究过这个世界当年的娱乐圈。

    国家层面出手的第一年,很多流量艺人几乎整年没戏演。

    而在那之前的过去两三年,流量艺人每年都要参演甚至主演五六部作品,忙到除夕夜都在拍戏。

    国家出手后,即便拿下金鹰男神女神桂冠,这些流量艺人依然陷入剧荒。

    以往经常出现在银幕和电视中的那些熟面孔,很多都看不见了。

    一刚开始,这些大牌演员还达成了默契,集体观望呢。

    那会儿制作方很难请到他们,所以只能去找一些年轻有潜力的演员。

    于是,一年之后,形势发生了变化,市面上的项目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

    从一线到三线,从老人到新秀,能接到的戏越来越少。

    以前是人挑戏,现在是戏挑人,制作方都变得非常谨慎。

    一部影视剧从拍摄到上映,各个环节要面临的风险在上升,哪个地方没做好都可能导致前期的努力付诸东流,越早杜绝一些问题,越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相比国家出手之前的一年,当年有将近一半的项目倒在了立项和备案阶段,进入到拍摄阶段的电视剧也接连腰斩。

    层层筛选过后,能顺利拍完并成功上映的少之又少。

    从源头开始,不断有人感受到寒意。

    有的知名编剧在国家出手后的半年里,只改了两个剧本,其中一个还没过审。

    某经纪公司艺人经纪总监一年只签了一个经纪合同。

    新人很多,但不敢签,老的还在嗷嗷待哺,除非特别有潜力,不然不敢冒险。

    某文学网站的版权商务总监每天焦头烂额,眼看着年底了,手上的15部优秀作品影视改编权还没卖出去,老板已经问了好几次,他也没办法。

    没有最冷,只有更冷,那个冬天,很漫长。

    有很多观众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一档定位为导演选角的综艺节目里。

    戏龄15年的老牌偶像站在台上,台下的观众十分惊讶。

    在一段表演过后,这个偶像坦白说,这是他今年(国家出手后第二年)第一次演戏。

    不少演员都抱着相同目的来参加这档综艺,就为了台上的知名导演和更多场外导演能看到自己。

    这些演员在综艺里卖力表现,却难掩焦虑,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太久没接到戏了。

    即便是一线的流量演员,情况也不是很好。

    有人在国家出手后,两年内每年只有一部电视剧上映,大部分时间活跃在综艺里。

    有人还自降身价出演网改剧。

    有人自嘲失业很久了。

    曾经霸屏的面孔被迅速替换,年轻演员迅速崛起。

    很多不知名的年轻演员出现在市场上,有颜值,有演技,片酬低,不摆架子,非常好用。

    一部剧,比较吃香的搭配是,顶流主演加上几个演技过关的年轻配角,既能保证关注度,也能提高品质下限,同时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流量明星都是被创造出来的,新的流量出现必将取代旧的流量。

    但一个现实是,流量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顶流的地位越来越难保持,所以新流量们很难达到老流量那样的高度,身价不会太高。

    低身价的流量明星,加上更低身价的潜力新人,让限薪令下,身价依旧居高不下的大腕明星丧失了竞争力,他们不再像以前那么不可替代。

    以前行业迷信顶级流量和大ip,把很多预算花在了请明星和买版权上,在其他方面就得勒紧裤子,细节粗糙,特效表现差,如果明星演技一般,整体的效果会非常差。

    国家层面出手后,那一年出的大火的几部剧,都在以往应付的部分下了工夫,服化道(服装、化妆、道具)终于及格甚至达到优秀程度,广受好评。

    这一切都开始于国家推行的明星限薪令,限薪令要求全部演员、嘉宾的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主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总片酬的70%,单部片的总片酬最高不得超过5000万元,单个演员的单集片酬不得超过100万。

    一开始只是政策行为,当时明星们谁也不愿意自降身价,在观望,大多不接戏,其实那会儿市面上的项目还是很多的。

    但越往后,政策就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了市场,从上游到下游,两方夹击,逼着制M.ZGXxh.org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大魔王又出手了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