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树德说道:“从今往后,说不定还能就此衍生出一门学科。学它的人越多,西域的发展就越快。” “陛下,西域还有类似高昌的盆地?”乌光赞有些惊讶。 “当然是有的。”邵树德笑道:“只是没有高昌这般离谱,但也是可以利用井渠的。乌卿若去西边走一遭就知道了,大部分州县军镇都在利用河水灌溉农田。而西域夏天日头毒,很多河水白白蒸发掉了,实在可惜。南边,有一个更大的盆地。天山两边,也有修建井渠的必要。” 南疆的于阗、北疆的乌鲁木齐一带,后世也有几百条坎儿井。 再远点,河中的费尔干纳盆地,当地人也大修坎儿井,都是利用地形自流灌溉。 “陛下心心念念的都是百姓,臣叹服。”乌光赞说道。 “朕若不为百姓考虑,如何心安理得享受这花花世界?”邵树德笑道:“同光元年了,这年号一出,你当知接下来朕要做什么事。” 做一些利在千秋,与日月同光的大事!乌光赞若有所悟。 其实,这就是古来改年号的意义。它表明了君主的某种态度,属于真·政治信号。 “朕想修撰一本书,包括万象,无所不有,暂定名《同光全书》。”邵树德说道:“乌卿的书稿完成后,可编入此全书之内。好好干,朕等着。” “臣遵旨。”乌光赞躬身行礼,道。 这是真心实意,为了利在千秋的大业。 ※※※※※※ “周敬仙,二丁,欠常田八亩、桃半亩。” “白六,一丁,欠常田四亩廿步、桃半亩。” “张君子,一丁,欠常田六亩。” “康阿炯,二丁,欠常田七亩廿四步,桃一亩。” ※※※※※※ 邵树德、乌光赞二人说完话后,并没有走,而是继续站在那里,看着田亩。 不远处一名小吏悄悄擦了擦额头的汗,大声报田亩数量。 这是给前来西州定居的六千镇兵授田。 镇兵是职业武人,拿相当于禁军七八成的钱粮,举家迁来西州之后,自然要授田了。 田是给他们家属种的。 在初期局势不稳的时候,需要屯驻军队弹压地方,武夫的家人们就是天然的移民。为了保障他们的生活,必须授予田地。 邵树德给的标准是一户二十亩,但说实话,并不容易做到——这不是欠着么? 在唐代的时候,高昌一户百姓的田地数量不足十亩,个别奴婢身份的甚至只有两三亩——两三亩地,如果两年三熟,养活他一个人都够呛,毕竟一个成年人一年需要消耗四斛粮食(约433斤)。 回鹘时代,高昌有所发展。垦田数量从唐代不足千顷变成了1400余顷,但当地人口也增加了,毕竟来了大批回鹘军人、将官嘛。 今年是大夏占据高昌的第三个年头,垦田数量又有所增加,达到了1700余顷。 多出来的三百顷,外加没收的回鹘官员、富户的田地,加起来不到五百顷,也就够给两千五百军士完整授田的,所以必然存在大量拖欠的现象,这是亟待解决的事情。 但只要完成这件事,西州的局面也就彻底稳固了。 六千户中原武夫,差不多三万人口,平均财富是整个高昌最多的,属于当地毫无争议的统治阶级。家里少地、无地的高昌土人,甚至会沦落为他们的奴婢,依附于他们生活,这进一步增加了这个群体的力量,同化速度会大大加快。 “有些高昌百姓,耕种着几亩薄田,饥一顿饱一顿,实在辛苦。”授田完成之后,邵树德喊来了一名官员,说道:“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去辽东。与其在西州苦熬,不如去辽东当佃户,至少可以种五十亩地,只要肯吃苦,生活肯定比现在好。” “臣遵旨。”官员立刻应道。 邵树德继续沿着田埂行走。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