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手术指征手术,就是没有完整地把握手术指征,把不需要,或者没达到手术指征的患者,去做了手术,术后的效果恢复自然可以,但是会一定时间累积后,增加患者的手术数量。 就比如,有些患者,在三十多岁就有关节炎了,不予以治疗,他便无法工作,但是手术治疗之后,他在六七十岁的时候,还会经历一次手术。 若是再拖十几年,则可能一辈子只需要经历一次手术。 有些手术耗材是有其固有的寿命的,这无形中会加大医保等各方面的负担。 巡查的时候,不会计较内部原因,比如说患者无法工作,便不能减轻家里的负担,给家里带来收入这些。 这属于一刀切形式地斩乱麻。 另一个方面,则十分可恶。 好比,在心血管内科领域,有一些老鼠屎,本来只需要放置一个支架的,放了三个。比如在普通外科,止血的药物用了一大堆,结果药物都不知道放进了哪里,完全就是超过了需求量。 比如说骨科,在应用缝线的时候,从最内层就开始用美容缝合线,或者就是那种免打结缝合线。 再比如说外科,伤口修复时,有很多患者,非外伤因素引起的创口,却应用了一大批的皮肤修复因子或者敷料这些。 而其实,这些皮肤修复因子或者敷料,是应用于更加严重的皮肤创伤的,而不是手术创伤。 属于是用大炮打蚊子! 再比如,有些病种,没有用药指征,却用了相应的药物,而且还无法给出特别圆满的解释,更不是预防性用药。 又好比骨科,有一些老鼠屎,会把克氏针当作临时固定用,然后简单的骨折用了七八颗,当作复杂骨折这么用。 克氏针是一次性的临时用品。 再比如说关节外科,有些感染后的患者,明明是轻微的感染,却要用抗生素载体去清创与预防性抗感染。 这些,都是医疗过度。 能把病治好,却加大了医保或的负担。 对,这些人,加大的不仅是病人的负担,是医保的负担,因为他们使用的大多都是百分百能报销的那种。 或者就是百分之百不能报销的那种。 第三点,缩减药物渠道。 每一种药物,是否能够进到医院,能否被科室应用得到,属于是药剂科、医院的采购部统筹安排的事情。 专科科室,只有建议权,比如说,我给医院里填写一份清单,我需要用一些什么药物。然后交由医院的采购部去采购,作订单。 然而,专科的科室,根本不知道进到医院的药物的厂商到底是哪一家,很多时候就只有一家,属于是内卷式样的垄断,没得其他选择。 要用的时候,就只能用这一个。 专科的医生,也不知道医院购进的价格是多少,只能是按照医院的标价,去给病人估计一个大概的医疗费用。 定价,与医生无关! 药物、耗材的使用,是医生可以自主选择的,也是病人可以选择的。 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有一些医生为了省时间,也没有给患者说明情况,说明医院里没有替代的便宜且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可以去其他地方寻找。 是的,按照特别严格的医疗规范。 你医院里可以没有好的药物,但是你要给患者说明情况,你没有更加实惠的药物,你也要说明,并且还要给出可建议去进一步诊疗的地方,给病人和家属来选择,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就是要用这个,我没得选择! 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