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慨然道:“我陪你走一趟。” “你不能去。”杨彪一口否决。“你我都走了,只剩下贾文和一人,如何能行?太尉治兵,可不治民。” 周忠恍然大悟,指指杨彪,欲言又止。 他现在才明白,杨彪找他来,是想让他留在长安,制衡贾诩。 第九百四十八章 采菊太尉府 周忠抚着胡须,沉吟不语。 制衡贾诩并不难,甚至可以说,根本不需要制衡。 原因也很简单,贾诩几乎不管事。天子不在京师的期间,长安城的防务一直由卫尉王服负责,等沮俊执金吾到任,更没贾诩什么事。 王服、沮俊都是他们一系的力量,听贾诩的马腾身为光禄勋,如今在天子身边。 况且贾诩也不是喜欢争权的人,何必制衡。 “文先,你是不是多虑了?贾文和不好争权,若不是你相劝,他连太尉都不愿意做呢。” 杨彪看了周忠一眼。“我担心的不是贾文和,而是你们。” “我们?” “对,尤其是沮元英。”杨彪眉头微皱。“一把年纪的人了,还像个稚童似的使性子。亏得天子大度,眷念旧恩,不和他计较,还提议他为执金吾。等他到了长安,如果还是这般不知分寸,如何是好?太学的书生,关中的将士,看似井水不犯河水,其实矛盾大着呢。一个处理不好,这长安或许就乱了。” 周忠恍然大悟。 杨彪担心的不是贾诩争权,而是贾诩不管事。 城南太学聚集了数以千计的读书人,虽然规模远不如当年的洛阳太学,但他们处士横议、批评朝政的劲头一点也不弱,移居关中的凉州人也是他们批评的目标之一。只是有杨彪居中调和,矛盾这才没有激化。 一旦杨彪离开长安,而性情更为激烈的沮俊来到长安,没有贾诩的配合,长安还能不能保持斗而不破的局面,就不好说了。 “天子迟迟不还朝,不合制度啊。” “谁说不是呢。”杨彪叹息道:“我此次去邺城,就是想劝天子还朝。至于冀州的度田,安排得力人手就是了,何必天子亲自坐镇。” 周忠起身,甩甩袖子。“走吧,我们一起去太尉府,拜访贾文和。” 杨彪稍微收拾了一下,就和周忠一起出了门。 三公府靠得很近,也不用备车马,两人并肩而行,走了几步,就到了太尉府。两人是常来的,门前当值的卫士都认识,也不用通报,直入中庭。 不出意外,贾诩不在中庭,在堂上处理事务的是长史杨阜。 见杨周二人联袂而来,杨阜大感惊讶,一边请他们入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