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别就是四十五年……魂牵梦系,却是连面容都想不起了…… 好像是刻在骨子里,又像是早已忘得干净…… 王嫔住处,亲戚相聚,众人却轻松不起来。 十六福晋已经打发人将宝音送回她同十六阿哥在园子中的住处。自己则跟着婆婆王嫔过来,招待李氏婆媳。 虽说是亲戚,到底是尊卑有别,加上方才太后宫里的不对劲,李氏心里就带着几分忐忑与不安,神色也有些拘谨。 初瑜见婆婆如此神色,稍加思量,问王嫔道:“娘娘,方才瞧着太后有些不对,是不是将太太错认成别人了?” 虽说听不懂太后刚才问康熙的蒙语,但是之前太后说的那两句汉话,好像是错认李氏为故人之女。 王嫔心神一镇,看着李氏同自己个儿有些相似的容貌,想起这些年来同康熙之间的相处,却是越想越心惊。 康熙同她问的最多的,就是她未进宫前的趣事儿。 例如,跟着表姐学做针线,绣的鸳鸯像鸭子,使得她苦闷不已。幸好表姐开解,又将她的“鸭子”后添了柳枝,使得这针线活也能见人,她才破涕为笑。 诸如此类,不可胜举,康熙却是听得津津有味。 王氏过去只当是帝王宠爱,心里只有欢喜的,如今看来,其中却是另有深意。 自己,莫非,做了传声筒么? 她同李氏虽说名分上是表姊妹,但是并没有血缘干系。 她的姑姑王氏是李家过世的老太爷的原配夫人,两家结成姻亲时,李家老太爷还不姓李,而是姓姜,是山东昌邑望族的少爷。 王家虽不比姜家,但也是书香门第,这门亲事也算是门当户对。 当初的乡间俚语,“昌邑县,姜一半,天地不变姜不乱”,原是说姜家在当地的显赫,没想到却成了是偈语。 待到八旗军入关,改天换的之际,姜家为了守卫昌邑,死了无数族人。李家老太爷当时才二十多岁,失去父兄,与发妻离散,在破城之际,被掠为养子。 几年后,李家老太爷以才学卓越选官时,身边已经又有了正头妻文氏。 待到夫妻团聚,李家老太爷对王氏甚为内疚,终其一生,对王氏族人都甚为照拂。 王嫔父亲就是受了李家老太爷的提携,才得以选官的。后来病故在任上后,妻女又被李家老太爷接到身边照看。 李氏这边,名分上是李家老太爷的嫡亲侄女,实际上是其养父的孙女,并不是血亲。 王嫔比李氏小四岁,当年都在李家老太爷身边长大。 两人不只感情好,而且容貌轮廓还有几分相似,手拉手出现的人前时,常被人认作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