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一直是嬴政用他的威名压制着可能产生的民怨,推行着政策的实施。但是新法的出台和传播,使得各地民众逐渐安居乐业,秦朝逐渐走上了正轨。 公元前200年,秦始皇四十七年,嬴政崩逝在咸阳宫中,太子扶苏继位,史称秦二世。 ——李斯殉葬。 嬴政崩逝前,就已经逐渐病重了。 那时的他早已把政事交给了扶苏处理,他只是在背后看着,如果扶苏有大方向上的错误再指出。让他开心又失落的是,扶苏治国并没有出什么错,他可以放心了。 在最后的日子里,嬴政时常召见李斯。 这并不是嬴政对李斯有了什么怜悯和开恩的想法,只是……那些一路走来的同行者或早或晚地都去了,能和他谈论过往的也没剩下几个人了。 吕不韦、尉缭、王翦、姚贾、王绾……都不在了。 ——还有,韩非。 “通古,你曾对朕说‘先灭韩,以恐他国’……到底有没有一点针对韩非的意思?” 李斯的年纪也大了,他有些浑浊的双目定定地看着宫殿顶部,仿佛能看到年轻时的自己。 “秦自武信君(张仪)始就‘远交近攻’,尉缭也有言‘韩、魏从而天下可图也’。天下强弓劲弩都出自韩国,韩国一直就是大秦嘴边的肉呵……” “臣也不知当时的想法里到底有没有夹杂着私心了……到底是,亦敌,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夷郡县城,销其兵刃,示不复用”。 也就是说,秦始皇拆毁了各国郡县的城墙,销毁了各地的武器,这样的举措虽然在最初避免了六国遗民在各地造成动乱,但是极大地削弱了各个郡县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是一个成熟帝国的治国良策。 扶苏即位后,从咸阳开始,逐渐恢复各个郡县的城墙、武库等。 在秦始皇刚刚崩逝时,各地残存的六国势力掀起了新一轮的起义,但是,由于民心思稳,加之章邯、韩信等秦将的突出能力,并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 在这次起义中,秦军发现了张良的痕迹。在多年前,秦始皇还在世时,张良就曾在六国起义的战场上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略扬名,所以秦人对他很是重视。但是,在多年仔细的探查无果后,秦人只能遗憾地放弃了追查。 张良的下落最终无人知晓。 公子高和公子将闾始终站在扶苏的左右。这两个弟弟一个沉稳谨慎、多变机智;一个骄傲睥睨、自信聪慧,如同一驾马车的两个轮子,帮助他维持着大秦的前进。 ——如果扶苏是现代人,他就会知道,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