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重病,无法继续在任,朝中经过一番争斗,这个位置最终却是落在了叶朝轩的手里。 叶朝轩就任徐州刺史,却是让许多人大感惊讶。 道理很简单,江南三州属于公主的势力范围,徐州作为制衡江南的重地,自然要用上国相的人,而圣人最终却将徐州刺史的位置交给受公主提携的叶朝轩,自然是出人意料。 不过很快许多人也清楚,徐州虽然是掣肘江南的重地,但两股力量明争暗斗,损耗极大,特别是在商贸之争中,两股力量无数次商斗,直接导致双方利益受损,而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影响到帝国的赋税。 如果是在大唐强盛时期,国库充实,这两股力量互相制衡倒也罢了,但圣人登基之后,帝国财政每况愈下,利用徐州制衡江南的策略就无法继续下去,为了避免对帝国财政的影响,徐州和江南的矛盾自然需要缓和。 江南是麝月的地盘,叶朝轩是公主的人,由叶朝轩治理徐州,双方的矛盾和冲突自然会有所缓和。 而叶朝轩也确实不负圣人和公主所望,此人堪称能吏,不但很快与徐州世族融在一起,而且也逐渐缓和了徐州与江南的矛盾,正因如此,圣人甚至都觉得叶朝轩算是徐州的定海神针,让其在徐州刺史的位置上一呆就是六年之久。 实际上在江南之变前,徐州与江南两地世家的关系已经颇为和睦,双方甚至已经开始有姻亲往来。 江南之变后,江南世家一度遭到严重的打压,特别是以苏州钱氏为首的苏州世家,实力损失惨重,江南七姓之中其他各大家族也都是或多或少遭受牵连,在江南世家陷入低谷之时,徐州世家倒也并没有趁势对江南进行商业上的大举进犯,甚至雪中送炭给予了一些帮助,这就让双方的关系更加亲密,而主持这一切的幕后高手,自然正是徐州刺史叶朝轩。 叶朝轩在徐州受人敬畏,也因为这番操作,在江南的口碑也是极佳。 可是谁也想不到,这位风评极佳的徐州刺史,竟然胆大包天斩杀了钦使,而且在杀死朝廷派出的钦使后,立刻举起了反旗,打出了恢复李唐的旗号。 这一出着实让天下人都大感震惊。 而且徐州七郡中,随后便有三郡纷纷举起了反旗,追随叶朝轩起兵。 于是天下人立时就想起了圣人刚刚登基之时,以青州为开始的三州七郡之乱。 三州七郡叛乱,导致中原大地战火四起,而且在帝国陷入内乱之际,西边的兀陀人、北方的图荪人,甚至还有南疆慕容,群狼四起,那场劫难不但让无数黎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也让大唐元气大伤,至今都没能恢复元气。 没有多少人知道,本来是大唐能臣的叶朝轩,为何会掀起如此大浪。 如果说叶朝轩真的是为了恢复李唐,为何之前却兢兢业业为朝廷办差,没有表现出丝毫要恢复李唐的迹象? 难道他在徐州经营六年,就是卧薪尝胆,等待时机起兵? 只不过徐州虽然也算是富庶之地,但叶朝轩麾下兵不满万,想以一州之地恢复李唐,简直是痴人说梦。 有人觉得叶朝轩这样做,是否想仿照当年的青州。 青州起兵后,各地纷纷有兵马举起呼应。 不过那时候的情势与现在并不相同。 当年圣人刚刚登基,天下人都觉得圣人得位不正,而圣人也是以冷酷手段清除异己,遭受牵连的人成千上万,京都血流成河,那时候群情激奋,反对圣人的声音到处可闻,有人起兵,自然而然也会有人举旗呼应。 但二十年过去,现如今反对圣人的声音早已不比当年。 而且圣人对帝国的军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地方州军的兵力编制都是极少,就是防备地方发生动乱,即使有人起兵,也很快就能被扑灭下去。 事实上叶朝轩起兵至今已近三个月,除了徐州境内有三郡响应,大唐其他各州到现在还并无任何一州站出来支持徐州。 反倒是朝廷那边在徐州起兵后,很快就做出了部署。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