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此事若不好生处置,未来后患无穷,到时候老夫就算出面帮你,这天下读书人,也不会给老夫面子,众怒之下,无人庇你。” 自顾锦年阐出儒道经义后,传圣公没有如才一般激烈,言语当中彻彻底底变成了劝说。 因为顾锦年展现出实力,展现出让传圣公不得不重视的实力。 “不遭人妒是庸才。” “倘若真有众怒,天下学子因我言论,群而攻之,我大可以新学之说,废除天下一切伪儒者。”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顾锦年纯粹就是杠到底了。 实际上,从一开始,自己的确可以选择妥协,原谅孔宇,与孔家做个人情交易。 孔宇磕头与不磕头对自己来说没有太大影响,磕了这个头,自己又不能成圣,不磕这个头,也不在乎什么。 可顾锦年为何这般杠到底。 无非两点。 其一,孔宇之行为,令人作呕,这是孔家世子,按理说应当是年轻一辈的榜样,可却谄媚他国使臣,打压大夏学子,这种行为叫什么? 叫卖国贼。 而且屡次三番找自己麻烦,这要是忍,天下人都得笑话自己。 其二,也是最大的原因,那就是自己绝对不能和孔家点到为止。 为什么? 这大殿之上站的人是谁? 是自己舅舅。 大夏永盛皇帝。 顾家与孔家有仇,对皇权来说是一件好事,文武不对立,倘若当真有一天,顾家真的敢造反或者是做一些有的没的。 出师无名,孔家必是第一个跳出来大肆抨击者,如此一来,顾家真想要造反,必然而然要付出血淋淋的代价。 帮助永盛大帝造反之时,孔家也是将顾家骂的狗血淋头。 如果顾家又帮太子亦或者任何一人造反,那顾家的名声也彻底臭掉烂掉。 到时候新帝会怎么想?而且顾家做了一次也就算了,做了第二次?外加上天下文人抨击,顾家早晚要被清算,而且绝对是斩草除根,满门抄斩的那种。 可如果自己点到为止,与孔家和解,孔家承情,那在皇帝眼中这算什么事情? 方才传圣公出现,顾锦年只看了一个人,那就是自己这位舅舅。 他看似面容温和,甚至带着笑意,可眼神当中的不满,他看到了。 大儒当着他的面,参拜传圣公。 这算什么事情? 有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摆在面前,是皇帝大,还是圣人大? 正常来说,都会说圣人大,连皇帝都认为圣人大,为什么?因为圣人已经不存在了。 早就逝去了,皇帝没必要去跟一个死去的人争名誉,没有必要。 可现实中,就必须是皇权第一,集权制度,在大夏王朝,权力最大的人就应该是皇帝,谁要是敢挑战皇权,谁就得死。 大儒的表现,让自己舅舅很不满,但他不能说,还必须要伪装。 如果自己还跟孔家人和解,你好我好,那可以保证的是,自己这位舅舅,就算是心胸再宽阔,再有雄主之心,也容不下一个左右逢源的顾家。 顾家是武将世家,出了自己一个文人,这不算是一件好事,若不是自己舅舅乃不世帝王,外加上自己也算是半个李家人。 说实话,谁当皇帝允许国公之首的后人是儒道大才? 武也是你们第一。 文未来也是你们第一。 那要我这个皇帝做什么?要不你来当? 这第二个原因,才是顾锦年为何一直杠到底的原因。 顾家与孔家之间。 绝对不能和解。 闹就要闹到你死我活,什么撕破脸不撕破脸,要做到水火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