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伺候着了。” 从小陪他长大的太监黄锦已经习惯了世子现在这样的生活习惯,衣食起居不全要人服侍,就寝前总要练一会字。 献爷爷薨后就像是突然长大了,看着夜里他总会亮很久的灯,让人觉得他很孤单,令人心疼。 “殿下,您别累着了。” 嘱咐完这一声,黄锦就离开了。 而朱厚熜则从房中书柜里拿出一个不小的匣子打开了锁。 里面,是已经装订好的几个册子。 朱厚熜看着这些心中喃喃自语:不修仙,不虐待宫女,提防点太医院,不玩水,做这个皇帝的安全系数其实挺高。 放在最上面的册子,封皮上写的是:《老秦曾经说过》 老秦跟他侃过的,朱厚熜都记在了这里。 他可能不如真正的嘉靖那么有政治天赋,但他也有嘉靖不具备的东西。 翻开名为《朝局》的那一册,朱厚熜摊开空白的一页,先缓缓磨起墨来。 跟信息、数据打交道,整理、分析、统计,这些他在行。 提起毛笔,朱厚熜写下新的一行。 【殿试延期】:这是机会,应该会等到自己即位再举行殿试。 【兵部尚书王琼改任吏部尚书】:皇帝病重期间上朝极少,但居然就为了发布这一道手敕拖着病体出现在朝堂…… 朱厚熜知道自己可能没那些朝堂文臣们的心眼多,可他会是皇帝啊! 那些人维护的礼法、规矩,又恰恰能成为自己决定他们命运的武器。 君君臣臣,惊不惊喜? 他记录的,是他从邸报上看到的内容,用以分析一些关键信息。 匣子中还有另外的一些册子,记载着他想起来的,来自五百年后一些可能有用的记忆和知识。 还是尽量做点对的事吧,比如在大航海时代更重视一下海洋,更重视一点火器和其他技术,把水患等灾害好好治理一下。 又比如,自己应该算是现在的大明最专业的会计吧? 想办法改善大明的财政状况,想必多年后的朱由检会给他疯狂点赞。 完成了这些日常梳理和记录,朱厚熜搁下了笔,满意地点了点头。 天分不够,努力来凑。 远期的事他不确定自己能做到何种程度,但被选为皇帝之后为了掌握住权力而进行的大礼议,朱厚熜想尽量完成得利落点。就算照着攻略抄,要点是哪一些呢? 他记不清了。 这一刻,朱厚熜十分想念老秦! …… 两千余里之外的紫禁城里,一个须发皆白、身着绯红坐蟒官服的老人被太监领着,已经接近乾清宫。 蟒袍加身,意味着位极人臣,荣华富贵,何况还是坐蟒? 这个老人正是此时的内阁首辅杨廷和。 他拢了拢藏在袍服里的手轻声问:“梁学士、蒋学士、毛学士,何时能到?” 小太监闻声立刻低头回答,脚步不停:“回禀阁老,应当都快到了……” 这个小太监的语气惶惶不安,是那种异常敬重甚至有些惧怕的心虚。 他没办法不敬惧。 病重已半年的大明天子朱厚照熬过了寒冬,终于还是在今夜驾崩了。 皇帝无子,新君登基之前,杨廷和算得上大明实际的统治者。 杨廷和点了点头,走得更加沉稳了,一路锁着眉头沉思。 让他头疼了十六年的学生不在豹房、不在宣府,回到了紫禁城,但再也不会睁开眼睛,张口说出新的想法和心思。 君臣之间、师生之情、当年如今……过去天子病重的数月里,一幕幕在他脑海中其实早已浮现过千百遍。 这一天还是来了,他沉痛中带着些解脱,对未来又有些异样的期待,还要压抑着心底深处那丝阴暗的权欲。 宦官不能再那么容易为祸了,内阁与六部最好只有一个实质核心。 最重要的是,新的皇帝不能再和正德皇帝一样胡闹任性了。 谁来继位这个问题,杨廷和已经思虑了很久,其实早有定见。 和这个问题一起需要被考虑的,是这些年的弊政,要怎么扭转过来。 乾清宫近了,清冷的月光照在宫中正陆续挂起的铭旌上。 杨廷和抬头望着屋脊上的飞檐走兽,它们静静衔着那轮满月。 目光之中,那轮月亮似乎隐隐透出了血色。 杨廷和知道,这是因为自己已经起了杀意:不管如何,至少可以利用新君登基前的这段时间,铲除一些奸佞!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