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东国记》是真好,我特喜欢看。冉冉,我以前就发现了,不管是你写的稿子,还是你做的记录,看着挺普通,却总吸引人想看。” 小秋附和:“对,还总能看见别人看不到的角度。” 宋冉微微一笑算作应答。 沈蓓问:“宋冉你是学新闻的吧?” 宋冉摇头:“不是。我学历史的。” “啊?”大家都挺诧异。他们大部分是传媒相关专业,哪怕沈蓓也跟国际新闻部大有相关。 沈蓓:“我们部门还招历史系的?” 宋冉:“我读书时喜欢写点儿随笔短文,给梁城卫视旗下的报社投过稿。” “哦。”众人恍然大悟的样子。 小春:“看来是从小就喜欢读书写字,难怪文章写得好。” 小夏咬着虾肉,道:“冉冉一看就是文青,话少又安静,没事儿就抱着书看。” 小冬说:“宋冉太内向了,可以再活泼一点。” 宋冉解释:“我不内向啊……”就是很多时候并没什么想说的。 “在东国待那么久,有没有遇到过危险?”沈蓓问。当初领导也安排了她去前线,她怕打仗没敢去,留在国内做局势分析。现在看宋冉拍摄记录到那么些鲜活的故事,也有些眼馋。 她问:“那边局势动荡,蛮乱的吧。” “有时会遇到小偷。别的危险……就没有了。”宋冉停了下,想到了那天,那个男人。 一想到他,便有一段心情涌出来。 他不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画面。他的迷彩服,半指作战手套,他的眼睛。 但她不想说。 一句也不想跟任何人提起。 就好像有天忽然看到一本很好的书,听到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好到你只想一个人私藏,不愿跟任何人分享。 小龙虾有些辣,她吃得鼻尖冒汗。 街道上还是湿漉漉的,几十米开外,江水奔涌。 有一会儿没起风了,空气闷热而潮湿。 宋冉望了眼远处,黑色的江面上闪着点点灯火,是路过的航船上的灯光。 小夏问沈蓓:“你昨天一整天干嘛去了?” 沈蓓迟疑一下,说:“去江城采访几个军人。” 《战前?东国记》太火了,沈蓓趁机向领导提议说加一些对撤侨军官的采访,宣扬一下正能量。领导自然同意。 小秋听言,在桌子底下轻轻碰了碰宋冉的腿。 宋冉正吃着小龙虾,嘴巴周围全是红油,抬起头拿一双乌漆的眼睛看小秋。 小秋:“……” 她也不知宋冉是不懂,还是装不懂。 小秋干脆自己问沈蓓:“是这次去东国参加撤侨的军人?” “……对。有一部分是从江城军区抽掉去的。” 梁城江城相隔四小时车程,在同一个大军区。 小秋故意问:“你怎么突然想到采访他们呀?” 沈蓓十分坦然:“他们刚好负责东国中部几个城市的撤侨,经历了些小惊险,蛮有采访价值的。” “啊!”宋冉捏虾壳时用力过猛,虾壳里的麻辣汤汁一下喷进眼睛里,辣得睁不开眼。 小秋赶紧给她递纸巾。宋冉擦了两下,眼睛还是睁不开,想问沈蓓详情,可眼睛疼得厉害,匆匆跑去洗手间冲洗。 回到座位上时,正好听到沈蓓说:“……叫罗战,是他们政委,长得挺帅的。诶,男人穿军装是真帅。我就喜欢军人。” 罗战。 宋冉一愣。 这片地区的方言前后鼻音不分,罗战的zhan,当地人就说zan啊。 他会不会就是azan? “冉冉,你发什么呆啊。眼睛还疼吗?” “啊,没事了。”她回过神,看了眼手表,晚上九点半了。 吃到夜里十点钟散场,又开始下大雨。宋冉把几个同事送到各家后快十一点了。 雨越下越大,她的车行走在环城公路上,下一个交流道右转下高架再走没多久就到她家了。 车灯打在绿色的高架路牌上,耀眼的“江城”二字直指前方。 她再次看手表,十一点整,雨越下越大了。 她开着她的小奥拓,在交流道口直行而去,消失在茫茫雨幕里。 大雨瓢泼般扑在挡风玻璃上,雨刮器用力清扫雨帘,宋冉盯着车前方的近光灯束,雨线千丝万缕,她觉得她从没像现在这样清醒过。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