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儒圣还曾言,三皇五帝的离奇失踪,可能就与此有关。” 宁辰听完了孔祭酒说的话,就一个想法,这原理太高端了,对自己来说,有点超纲了。 宁辰觉得儒圣要是在后世写小说的话,一定会被骂的。 这就是典型的挖坑不埋。 什么恐遭不祥,什么离奇失踪? 留下这么大个的坑,还不埋上,这是等人往里面掉吗? 而且儒圣不知道,挖坑不埋坑,死了没人埋吗? 呃,好像儒圣死在什么地方,都没有人知道。 如此一来,当真是细思极恐啊! 收敛了发散的思维,宁辰再次对孔祭酒提问:“老师,按照儒圣的说法。 儒家和百家,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区别吧? 不都是走的儒道吗? 最后的结果,不还是一样吗?” 孔祭酒摇摇头道:“非也。你可将儒道,看成是终点。 儒家也好,百家也罢,最终都是要通向终点的。” 这个道理说的通,但是好像还是有bug。 就算是路不同,但是大家最后都是在一道上成圣,所以不还是圣见圣了。 而且三皇五帝武道至圣,离奇失踪在前,听上去好像还是不靠谱。 “这并不同,武夫只有一路。然儒道的路却有很多。 所谓终点,也并非一点,实则应为一面。 三皇五帝的出现,足以证明这个事情了。 但是当一面上,只有一点有人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 孔祭酒话没说完,但是宁辰已经懂了。 一个面只有一点上战人,那必然偏坠,不翻盘是不可能的了。 “老师,这些都是儒圣说的?” 孔祭酒说道:“圣不见圣是儒圣所言,剩下这些都是我推测的,不过与真相应该并无差别。” 自己猜的,都能说的这么笃定,是孔祭酒没错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孔祭酒如此费心,为自己谋划,这个恩,宁辰得记着。 所以宁辰就不打算问一下:‘老师为何笃定,老师能在我之前走儒家成圣?’ 这样让孔祭酒生气的问题了。 “多谢老师,为学生谋划,学生定当铭记于心。”宁辰恭恭敬敬的说道。 孔祭酒坦然受了宁辰一礼,而后对宁辰与柳仲直说道:“刚刚我与你们说的有关圣人之道,你们听之就好。不要与外人再说。 有些事情,并非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知道的多了,反而会让一些人误入歧途。” “是。” 两人齐声应了下来。 孔祭酒这个真的是为了更多人好。 比如圣不见圣这样的事情,知道的人肯定不多。 如果推广开来的话,很多人知道之后,极有可能产生两种情况。 要么误入歧途,想要比别人走的更快,要么就是胡乱开路,最终只能天下大乱。 “老师,学生还有一事不明,还请老师解惑。” “说。” “老师百家并非今日诞生,百家早就在这里了。 而圣不见圣这样的事,我想儒家当中应该还是有几人知道的。 那他们为何不改走百家之路呢?” 孔祭酒待宁辰问过之后,才答道:“两个原因。其一,走儒家之路,明显更宽阔,在很多人眼中没有必要舍本逐末。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百家之路并没有得过圣人应允。” 这么说宁辰就懂了。 不管儒道是本就存在,被儒圣开发的。 还是说儒圣,亲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