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可以进行占位抢道的距离。 约翰也显然没有浪费这个机会,真的在往杭峰这边靠。 而且与此同时,与杭峰几乎平行的威尔逊也压了过来。 杭峰的赛道骤然变得狭窄。 这两个人将自己的恶意表现的很明显,杭峰几乎是一出发就被他们封锁了。 不过好在这是比赛,大赛组一来不允许明显的压速度,一来这两个人拦归拦,他们自己也想获得好成绩。 杭峰即便被两个人一前一左地夹住,他的速度倒是没有明显的变慢。 到了第三组蹬板,约翰冲到了更前面,与杭峰距离三个板位,将近三米的距离。 威尔逊也不可能真的撞到杭峰,在距离他50公分的时候就停了下来,毕竟他还要给自己留下蹬板的空间。 活动的余地一大,压迫感骤然减轻,杭峰只觉得还好。 他并没有降速,始终保持着应该的速度在前行,至少没有丢失初速度。 比一开始所有人设想的局面要轻松很多。 一旦感觉到环境的变化,杭峰就对眼前的局面不再那么最急,反而看向了第一个弯道。 他们已经站在了滑板上,接下来会有200米的长坡,接着就会进入弯道。 自己有没有可能在这弯道突破重围呢? 杭峰脚下不停,技巧不断,目光也在约翰的左右来回巡视,寻找机会。 已经和威尔逊赛过一场的杭峰,对威尔逊的压迫感并不强烈,当然也要小心对方的鱼死网破,但眼前当务之急还是要突破约翰的封锁。只要能冲到前面,威尔逊贴人的招数也就不攻自破。 至于爱莎,距离太远了,现在还不在考虑范围内,眼前杭峰的主要目标还是约翰。 其实约翰的优势都在出发上,他的过弯技巧在同级别选手中非常普通,这反而是杭峰最怕的。 前面的人滑的太慢,也会限制他的发挥。 可要想轻易超过约翰也不容易,他只是相对一般,并不是说实力很差,同作为世界一流的运动员,他的过弯阈值也逼近90迈,单独拎出来也吊打99%的滑板速降运动员。 第一个弯道,杭峰完全没找到机会。 速度太慢了,40过弯的速度,对于他们这个级别的选手,都是轻轻松松的,而且约翰因为初速度比杭峰还要高,他可以始终挡在杭峰的前面,不会让出一号道的位置。 威尔逊在这个过程里,贴杭峰贴的很紧。 他已经完全挤进了2号道。 导致杭峰不得不滑在1号道上。 整个过弯他都被夹的很紧,一点机会都没有。 当然,爱莎虽然不参与拦截,滑外圈也没有获得任何优势,反而还明显落后。 从第一个弯道出来,杭峰就等着约翰挪动,他不信约翰对自己的成绩没有一点追求,心甘情愿的把奖牌送给其他人。 果不其然。 约翰开始往左侧滑去。 但似乎顾虑着身后堵着的杭峰,他从1号道前往4号道的过程非常慢,在这样的急速行驶中,他不可能回头,只能在心里估量着威尔逊的选择和位置。 战术已经说好了,杭峰的赛道选择虽然有点出乎意料,但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考虑进去。 在换赛道的过程里,约翰能起到的作用有限,更多取决于威尔逊对杭峰换道速度的控制。 约翰在前面跨道,以准备第一个弯道的内圈过弯。 威尔逊也在跨道,两人确实有点小小的默契,他们几乎保持着一个直线,将杭峰隔离在最优赛道之外。 杭峰在将赛道变成2号道后,就再动不了了。 威尔逊滑在3号道不动,明明爱莎还没有追上来,但他却已经将位置留了出来。 就连约翰也没有完全进入4号道,两个人留下的“绿色通道”非常明显,爱莎虽然外圈过第一个弯吃了亏,但在第一个弯道却有极大的优势,而且不需要跨道的她,也慢慢地追了上来。 只不过到目前为止,爱莎还是在最后一位。 这不是说爱莎实力不强,滑板速降真正的赛点是在速度达到90迈以后,在这之前只要不被拉下太多,在后面都有机会超越。 对爱莎如此,对杭峰也是一样。 进入第一个弯,即便杭峰努力往威尔逊那边贴,他还是只能在2道的位置徘徊,更多的过弯距离对他的成绩影响明显。 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