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刘裕是个聪明人,秉性纯良正直,又有读书人的风骨,那些送金银的一律不收,省得拿人手短;卖儿卖女的好生劝了回去;而见了老赖则厉色打发了……几日下来,刘裕只觉得见识了百样人,学了不少待人接物。 刘景夫妇见弟弟虽然青涩,不过好在心正,处事不歪,只需假日时日磨练,与应酬上并无困难,也就放下心来,再不担心刘裕只是那种死读书不知人情世故的傻书生。 本来刘清十二岁考中童生,也算罕见,可惜被他二叔的光芒掩盖了,倒是很少有人提到他。不过刘清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在他心里,二叔是最最了不起的,自己不过是个童生,没什么了不起,要更加努力像二叔靠齐才对。 所以刘清自从考试结果出来后,便更加发奋的读书。 章家很低调,这次也不例外。章凌中举之后,只有些章槐先生的学生同家人来贺喜,其余时间私塾闭门谢客,对那些想攀附的人一概不见。章凌对中举非常淡定,要知道他家爷爷是前朝状元,二叔是本朝探花,他个小小举人还没资格在长辈们面前说道,比爷爷叔叔还差的远呢。 于是章凌一如往日一般,照常刻苦念书,全然不觉的中举有什么了不起的。 刘裕一直对自己名次不如章凌十分介怀,发誓定要在将来会试时超过章凌。在家应付了几日之后,便跟兄嫂说明,搬回私塾读书。 待送礼的巴结的那波人热乎劲过了之后,来刘景家的媒婆多了起来。 大部分都是来给刘裕说亲的,剩下的有给刘秀说亲的,还有一小部分是为了刘清而来。 刘景夫妇早就同刘裕商量好了,亲事暂且按下,刘裕如今心思不在成家,而且成亲后事杂,必定会分了他的心思。刘裕如今有朝廷的钱粮,足矣养活自己,束脩以及平日生活开支都不用再依靠兄嫂,剩下的银钱反而可以贴补家里。 刘裕自己能养活自己,且一心向学,这样好学上进的孩子,张兰兰自然不会像古代迂腐的大家长一样逼着他赶紧成亲生孩子。刘裕又不是种猪,人家追求更高境界的理想是好事。再说等他将来功成名就,压根就不用愁娶妻的事。 至于刘清,那小屁孩还小,急什么急,跟他二叔一样先考功名再说。 外头见给刘裕刘清说亲不成,便主要将心思放在刘秀身上。 如今的刘秀再不是那个乡下不受宠的小姑娘。她二叔是举人,亲弟弟是童生,父亲是省城富商,母亲是绘画大家,家中父母疼爱,与兄嫂叔叔关系和睦,又会读书绘画,善理家事,还会算账,已然是个富足的书香门第大小姐。 这样家世好又貌美的小姐,自然是香饽饽。张兰兰此时真真体验到什么叫“一家有女百家求”,不光那些压根就不认识的人家来说亲,就连胡氏都来探她的口风。 胡氏当年就喜欢刘秀的紧,可那时王掌柜势利眼,嫌弃刘秀出身底家里穷。如今刘家今非昔比,比王掌柜家高出不知多少,只有刘家挑王家的份。 刘秀满十五岁,在她这个年纪的乡下姑娘,大多嫁为人妇。刘家不缺钱,不用急吼吼的卖了女儿拿钱给儿子娶媳妇,加之张兰兰不想女儿太早出嫁,还没发育好便受生育之苦,张兰兰执意要将刘秀留到十八岁再出嫁。 不过,现在倒是该多看看些人家,若是遇见好的,早早的定下,约好再过三年再嫁便是。若是连三年都等不了的人家,不要也罢。 于是张兰兰便开始留心那些来说亲的人家,在里头挑挑拣拣,心里头选定了几个备选对象,再叫刘景出去多打听打听,看看那家人风评如何。 对于女儿的终身大事,刘景哪能不上心。他做生意人脉广,稍微打听一下就能摸的差不多,回来跟张兰兰一合计,又嫌李家公子通房多,又嫌赵家公子不上进云云。挑选了一圈,竟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在张兰兰眼里,自己的女儿当然是哪里都好,懂事孝顺聪明漂亮,瞧哪家的混小子都配不上自己家姑娘。 至于胡氏的儿子王乐,这倒是个知根知底的。王乐不似小时候那样的胖,长大成了个清秀的少年,样貌瞧着是过得去,这些年一直读书,虽比刘清刘裕差远了,但好歹是个童生。家里虽然不如刘家,可也算是富足人家。加上胡氏和王掌柜都是看着刘秀长大的,是她名义上的干爹干娘,对她疼爱有加,若是刘秀嫁到了王家,干娘变婆婆,倒是不用担心她被婆婆欺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