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胡德茂等人来后,照例是一番例行公事的对话后,才切入这赈济粮的事情。 对此,魏王早有章程,推说多地大旱,寻水寻柴不易,百姓们早就饿得够呛,换了粮还要回去做成吃食,太耗费人力物力,不如由官府代之,这样一来既省了物也省了力。 本就吃不饱肚子,很多百姓为了抗饿,都是能不动就不动,这件事大家也都是知道的。再来,做一顿饭要花费许多柴火,十户人家就要花十倍的数量,不如一起的省力。 之前没有赈济粮发放,很多地方的树皮都被吃光了,如今为了做顿饭再去砍树,难道说过了今年明年就不过了?还有马上就要入冬,又是大量花费柴炭的季节,能省就省。 这理由太过充足,唯一的弊端就是下面的吏役多添了差事。 可食君俸禄,为朝廷办事乃是理所应当,要不然外面那么多人挨饿,有皇差在身的,却没有几个人挨饿。 如此这般以来,胡德茂等人自然说不出个不字,倒是有人想探得背后的隐秘,可惜一无所得。 悻悻而归,不欢而散。 等出了广丰仓,赵天放便以有公务在身,和其他人分散了。 回到府衙后,赵大与他说起方才发生之事。 赵大是赵天放的心腹随从,对于自家老爷和其他大人之间的官司也都一清二楚,自然心疼老爷夹在中间难做人的处境。 “老爷,小的瞧那周大人快狗急跳墙了。” 赵天放取下官帽,从赵大手里接过帕子擦了汗,才道:“噤声!这些事心知肚明便罢,不得随意乱说。” 赵大委屈道:“小的也是心疼老爷,瞧方才在中丞大人那里,姓周的见旁人不接话,便拿了老爷做筏子。” “你既明白,那就更不能乱说了,这争储之事本就不是我等能参与的,里面的水太深。你看着那周会似是被人所使,谁又知他打的什么主意,还有中丞大人等,为何不接他的话?还不是此事关系重大,谁也不敢轻易投诚。所以多说多错,不如少说少错,把精力都放在度过这灾年上头。” “那大人的意思是,中丞大人他们也不是想合起伙来对付钦差大人?”见老爷看着自己,赵大讪讪地挠了挠头,嗫嚅道:“那小的见他们私下和那些富户们走动,还不是给他们撑腰想让他们拒了朝廷捐输,不然吃了熊心豹子胆连钦差都敢拒,小的还以为还以为……” “还以为什么?”赵天放摇摇头,苦笑一声:“不过是有人隔岸观火,有人推波助澜,有人幸灾乐祸,还有人想坐收渔翁之利。” 这话说得太高深,赵大像是明白了什么,却又不太明白。 安静地坐了会儿,赵天放突然又道:“不过这一切都和咱们没关系,我们只要不搀和进去就行了。对了,你去寻一个赈济窝窝来,我总觉得这事有蹊跷。” 第126章 赵大很快就寻来了一个赈济粮窝窝。 赵天放拿在手里细细端详—— 整体是为棕黄色, 隐隐有点泛黑。从表面上看不出什么, 因为粗粮做的窝窝头大多都是这样,顶多就是颜色有些差异。 赵天放也是寒门出身, 知道一些穷苦人家粮食不够吃, 平日里打了粮食,拿去磨面都会磨得特别粗。家境好的还会去了壳, 家境不好的连壳一起磨, 吃了拉嗓子是肯定的,但总比饿肚子的强。 以他的眼光来看, 这窝窝就是连壳一起磨的高粱面,里面可能还掺了麦麸或者稻糠之类的物什。 这么想着, 他掰了一块下来尝了尝。 果然。也许他已经很久没吃过这种粗鄙的食物了,但记忆中的味道却无法磨灭,其中也许还有些差异,但赵天放已经确定这窝窝没有什么不寻常之处。 可为何魏王会大费周章弄出这种窝窝头当赈济粮来发,难道真是为了节省人力物力? 大抵是在官场上混迹久了,赵天放总觉得这其中有蹊跷,可到底有什么蹊跷,他暂时还想不出来, 却是不由地松了一口气。 不管怎样,有了钦差借来的这批粮食,短暂时间里是不会缺粮了, 至于钦差的这批粮是真是假, 数量有多少, 这都不是他能揣摩的,他只要看着不让治下乱了即可。 * 就在赵天放拿着一块窝窝头揣摩的同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