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曲氏门人 事实上,与其说是太子轻易的架空了周明隽在工部的种种职权,不若说是从周明隽自皇上那里拿到准确的婚期之后,就主动放下了手里的事务专心准备婚事,太子之所以那么轻易的揽权,又顺利的安插了许多自己的人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周明隽从一开始就没有反抗的意思。 虽然中途周明隽曾经丢过去一张改良后的风力水车图,但是他仅仅只是画了一张草图,连详解都没有,这草图最后自然还是让太子借机发挥,又笼络了一片臣服之心。 就在不久之前,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也是田允修偶然通过一个好友那里得知的,就因为这件事情,工部官员碍于太子的颜面秘而不宣,如,今田允修向周明隽提起,见他一副完全不知情的样子,越发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这件事情还要从年前随地方驻军一同前来的友国使臣说起。”田允修喝了一口茶,将事情娓娓道来。 原来,以羌国为首的邻国使臣这次来到大禹,除了与往年一样奉上本国礼品,再卷走一批,借着就是整日游山玩水欣赏大禹风光之外,还带着一个很重要的目的而来。因为大禹的几次乱事都有友国相助,所以崇宣帝这次有心对代表友国的使臣们表示感谢,就在大禹准备以礼回赠的时候,以羌国为首的使臣提出,既然各国之间都是邦交,那就不必在意这些虚礼,他们大可以不要任何的礼物,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在过去的几年,他们曾经听闻大禹的工学一科发展的十分迅速,一些原本不起眼的小农具经过不仅能在农田水利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就连日后的开山凿渠一事上也能颇有助益。上一次出现这种局面的时候,还是吴国尚在的时候。 可惜吴王野心深重,国中曲氏一脉又助纣为虐,不满足于眼下的一切,竟暗中开始制造用于战场的战车与机括,欲起硝烟挞伐九州,得一个天下霸主的称谓,幸有大禹国君及早洞察了吴国的野心和阴谋,联合多国诛灭之,才有了如今的太平盛世。而吴国精湛之技,为由落在大禹国君这样的明君手中,才真正得以造福万民。 所以他们想要对大禹这几年的成果小小瞻仰一番,尤其是掘水灌溉之技和一些地势勘测的法子,作为交换,他们也愿意奉上本贵的一些宝贵经验,是一个互通有无只说。 使臣的要求提的不算过分,而且希望学习的也是一些有利于农户百姓的巧工,又主动奉上了自己的技术,大禹是风范大国,这个时候藏着掖着,还没有人家小国来的爽快,容易失了颜面。遂选了一个日子领着使臣们一一欣赏。 这事情是太子去操办的,皇上那头也知情。在皇上看来,太子自掌事以来,事事亲力亲为,虽然自己懂得不多,但善于用人,且任人唯贤,好比那霍家兄弟,听闻与昭王妃是义兄妹,可是太子殿下并未因为这是五殿下的人,便胡乱处置,相反的,霍家兄弟的才能都在太子这里得到了极大地发挥,足见太子之才。 所以,此次太子自荐领使臣观摩大禹之成就,皇帝也有心让太子在使臣面前长一长脸,给大禹挣颜面。 没想到事情就出在带领使臣参观的事情上。 一行人原本是开开心心的去,结果当太子将大禹这几年的成果摆在这些使臣面前的时候,却并未收到使臣们惊讶乃至于惊艳的眼神,相反的,原本兴冲冲前来的使臣们在看了一眼之后就,便败兴而归,好在知道自己是客人,皆是礼貌退场,让原本想要威风一把的太子殿下十分尴尬,却又不知道他们败兴之故。 当天晚上,羌国使臣代表各国使臣一并送上了文书,是准备辞行了,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羌国使臣字里行间都透着对大禹皇帝赏赐宝物的感激之情,又道各国既是友邦,守望相助是常理,受此大礼,实在汗颜。 太子整个人都看蒙了。 不知说帮助大禹不要什么赏赐,只想看一看大禹巧夺天工的技术吗?为何看完之后又开始感谢国君赏赐了!?这是不是代表他们不看了,选择之前的选项,要谢礼!?之前说好同时奉上自己国家的技术互通有无的呢? 太子当日气的饭都没吃,召集一群谋臣分析这件事情,其他人心知肚明却缄口不言,还是霍昂一给了太子一个明确的答复:没错,对方好像就是反口了,不看咱们的东西了,要之前的赏赐,什么互通有无大概也不想继续了。 霍昂一的直白,顺理成章的换来了太子的雷霆之怒,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