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令尹失璧”以及后来的“完璧归赵”等故事均为史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人将和氏璧琢成传国玉玺。丞相李斯亲书八字小篆于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形呈龙凤鸟虫之状。雕刻则由咸阳著名玉工孙寿完成。 玉玺玺体方圆四寸,钮呈五螭五虎盘踞形状——螭是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黄色龙,是神圣之物;虎则是威猛的象征。这两样最能体现皇帝的独尊地位和权威。这块玉玺自雕成之日起,便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被隆重供奉在咸阳皇宫的符节台上,号称“传国之宝”、“国之重器”,成为中国至高无上皇权的象征。 公元前229年,秦始皇巡幸全国,乘龙舟至洞庭湘山,骤起风浪,龙舟顿有倾覆之险。为祭神镇涛,于是抛宝玺于湖中。八年后,有使者过华阴平舒道,遇一人持璧曰:“为吾遗滈池君。”传国玉玺由此失而复得。 秦朝灭亡后,秦二世胡亥的侄子子婴将传国玉玺奉给了最先进入咸阳的刘邦。尽管刘邦当时在各支义军中实力最弱,但他最后仍然得到了天下,建立了强盛一时的汉朝。因而朝野民间开始流传一种说法——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得之表示受命于天,失之则是气数已尽。刘邦建汉登基时,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传国玉玺和高帝斩白蛇剑(斩白蛇剑故事参见同系列小说《大汉公主》)并称为“汉代两大国宝”,长期珍藏在长乐宫中。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派人进宫索要传国玉玺。皇太后王政君又气又恨,举起玉玺朝前来讨印的王寻、苏献扔去,由此崩掉了玉玺一角,留下瑕痕,后来用黄金镶补在缺口之上。 此后,传国玉玺一直是天下霸者共逐之鹿,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会被讥为“白板皇帝”,被认为底气不足,而遭世人轻蔑。 正因为传国玉玺是真命天子的象征,是统治者至宝,引来多方苦苦争夺。玉玺辗转流传,历经沧桑——东汉光武帝刘秀得此玺于宜阳;三国孙坚得此玉玺于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的妇人死尸项下。袁绍闻之,立即扣押孙坚之妻吴氏,逼迫孙坚交出玉玺。后来袁绍兄弟败死,传国玉玺复归曹操;公元220年,曹丕篡权,逼汉献帝禅让,汉亡,玉玺归魏,曹丕派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字样;公元265年,司马炎同样篡权,称晋武帝,传国玺归晋;公元311年,前赵刘聪虏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后赵大将冉闵杀石鉴自立,夺走玉玺;到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劫得传国玉玺。不久侯景败死,玉玺被投入栖霞寺井中,经寺僧将玺捞出收存,后献给陈武帝;隋朝统一华夏,传国玺遂入隋宫。 唐代立国时,传国玉玺被隋炀帝皇后萧氏带入突厥,唐高祖、唐太宗父子只得重新自制玉玺,新的传国玺为白玉所雕,上刻“皇帝景命,有德者昌”八个篆字。因唐高祖李渊祖父名李虎,虎成为唐代国忌,需要避讳,所以钮首只有五螭盘踞。不过“皇帝景命,有德者昌”玺文带有典型的贞观流风,比妄自尊大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高明了许多。后来唐军大破突厥,迎萧皇后回中原,和氏璧琢成的传国玉玺也重新落入唐太宗手中。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朱温废唐哀帝,夺传国玉玺,建立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玉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瑭引契丹军攻入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玉玺登玄武楼自焚(此段故事参见同系列小说《斧声烛影》),传国玉玺就此失踪。关于其下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到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听说元人曾得到过传国玉玺,于是不断对蒙古诸部用兵,除了防边的用意外,也有想得到传国玉玺的动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大才子解缙上万言书,即有“何必兴师以取宝为名”的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月,太学生周敬心上书,对此说得更清楚:“臣又闻陛下连年远征,北出沙漠,臣民万口一词,是因为没有得到传国玉玺,陛下想要得到它罢了。” 明成祖朱棣子承父业,连续北征大漠,无非也想得到传国玉玺,但始终未能如愿。传国玉玺遂成为千古之谜。m.zgXx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