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不管方运如何,至少对监察院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左相人选。若是监察院对抗方运,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很快,掌院御史何鸣祥做出决定,支持内阁决议。 他没有说支持方运,这也让反对方运的御史获得了一丝安慰,不再继续争斗。 第二日,在下午五点众官放衙之前,皇宫的太监将加盖玉玺的两道诏书送入左相阁。 又过了一日,方运代表内阁宣布两道诏书。 随后,方运宣布,鉴于景国经历大战,需要休养生息,而且面临即将可能的妖界入侵,为了未来的战争做准备,众官一定要节俭。 所以,今日一礼便根据《礼记·少仪》实行,从今天起,景国官员不得购买和使用过于精致的食具,平均每套碗碟筷的价值,不得超过五百银子。同时说明,只有当朝官员遵守此礼,没有官身的读书人或富有之人,无须在意。 若是用过于贵重的食具,或者收起储存,或者上交朝廷,统一售卖,所得归入国库。 景国一碟一碗一筷,哪怕是比较精致的瓷器和木筷,得益于工家技术的发展,价值也不过在两百文上下,至于陶器更便宜。 百官得知这个每日一礼后,都松了口气,许多官员不仅没有反对,反而支持。 实际上,一些官员也不想买过于贵重的食具,但是,官场攀比之风太重,同品级的官员买了,若是自己不买,家人同僚必然会提及。现在好了,可以省一大笔银子。 那些非官员也称赞方运英明,因为方运只是禁止官员,没有波及其他人,否则的话,等于打击了制瓷业,影响工坊和工人的收入,最终的得失难以衡量。 至于把食具上交朝廷,一开始许多官员是抗拒的,但深思熟虑后,众多官员当夜便让下人整理好贵重碗碟等食具,准备明日上交朝廷。 这种赚清名的好事,只有蠢材才不去做。 于是,次日负责接收瓷器的吏部衙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不乏一些反对方运的官员的家属在上交名贵瓷器。 在论榜之上,方运的第一礼也获得一致的赞美,限制官员,还不伤百姓,这是真正的德政,是真正的礼教,这样的官员,必然会让百姓归心。 第2425章 赏罚分明 在一片赞誉声中,左相阁的第二礼也很快宣布,减少官员马车的装饰物,尽量做到朴素,并规定若换新马车,其价格进行根据品级挂钩,即便是一品大员,平日出行的马车造价也不得超过五百两。同时,若用于庆典或祭祀等特殊场合的新马车,则不受限制,但平日里不得上路。 方运以身作则,摘除龙马豪车上的许多饰物。 在圣元大陆,马车往往比许多用具更能彰显主人的尊贵,所以一些富豪高官的马车极尽奢华,用各种名贵材料制作装饰,实用性反而其次。 方运的龙马豪车虽然价值高,但主要的花费都在防护性上,比如结实的木材或一些机关,在装饰方面上并不特别看重。 第二礼一出,民间呼声更高,其实民众早就厌烦了那些高官坐着豪华马车招摇过市。 一些富商和没有官身的读书人感受到了压力,主动宣布减少马车饰物,尽量不在国家有难的时候过于奢靡浪费。 这第二礼也完全取自《礼记·少仪》,因此许多人开始预测方运的第三礼。 这两礼在《礼记》的原文是“国家靡敝,则车不雕几,甲不组縢,食器不刻镂,君子不履丝屦,马不常秣”。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国家财政紧张、受灾或危难时期,车尽量不要雕刻过于华美的花纹,铠甲不要使用过于鲜艳的饰物,食具也不用精工雕琢,地位高的人不穿容易磨损且昂贵的丝质鞋,马也不要常喂谷物。 又过了一日,左相阁颁布第三礼,正如许多人所猜想的那样,对官员的靴子进行了一定的规定。 许多官员也没有反对,但是,却有一些官员暗地里说闲话,认为方运小题大做。 还有一些官员表示方运真是喝酱油耍酒疯咸的,堂堂左相,竟然主抓这种小事,简直是把国之重器当儿戏。 一些富裕之人也开始有了怨言,虽然方运明文规定没有官身的人不在受限范围,但为了避免被人指责奢侈浪费,他们只能跟着削减日常用度。 也就是在这时候开始,市井百姓里出现了杂音。 那些以制造马车和制鞋为生的富商和工人,开始埋怨朝廷乱下禁令,让他们受到损失。 不过,总体上来说,官民的态度大都是支持。M.zGXXH.oRG